北斗卫星导航系统2020年覆盖全球

来源:本站 浏览

小编:  现在我军绝大多数装备与军事系统的导航是建立在美国GPS、俄罗斯GLONASS之上的,一旦发生冲突和战争,如果美国和俄罗斯关闭 GPS和 GLON-ASS或加大误差,对我军来说后果将不堪设想

  现在我军绝大多数装备与军事系统的导航是建立在美国GPS、俄罗斯GLONASS之上的,一旦发生冲突和战争,如果美国和俄罗斯关闭 GPS和 GLON-ASS或加大误差,对我军来说后果将不堪设想。目前,我国“北斗”卫星系统虽已形成区域导航定位能力,但基本上是以满足商用服务为主,不过其具有雄厚的军事应用潜力,将成为我军摆脱对外国导航系统依赖的关键。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总设计师孙家栋院士说,中国的北斗是世界的北斗,中国的北斗不仅为中国人作出贡献,也为世界人作出贡献。更多的卫星导航系统的存在,增加了精度,提高了稳定性,提高了可靠性。美国GPS,俄罗斯格洛纳斯卫星,欧洲伽利略卫星,以及北斗,群星璀璨的星空,北斗仍然会闪出它的光芒。

  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COMPASS,中文音译名称BeiDou),作为中国独立发展、自主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国家正在建设的重要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可广泛用于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继美国GPS、俄罗斯格洛纳斯、欧洲伽利略之后,全球第四大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2012年将覆盖亚太区域,2020年将形成由30多颗卫星组网具有覆盖全球的能力。高精度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实现自主创新,既具备GPS和伽利略系统的功能,又具备短报文通信功能……

  国防部新闻发言人杨宇军上校在例行记者会上介绍,有关人士担忧“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军事威胁”是多虑了。记者在会上提问:“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经试运行,有关人士一直担心在军事上会受到威胁,发言人能否介绍一下北斗卫星在军事上的应用和它的意义?”

  杨宇军介绍,众所周知,国际上的卫星导航系统都是军民两用的系统。我国建设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为了满足多样化的民用需求,也有利于我国的国防建设。还需要说明的是,中国一直致力于推动北斗系统与世界其他卫星导航系统的兼容与互操作,共同推动全球卫星导航事业的发展,“有关人士的担忧”是多虑了。

  冉承其在介绍北斗系统试运行服务性能时表示,经前期系统测试,北斗系统试运行服务期间主要性能服务区为东经84度到160度,南纬55度到北纬55度之间的大部分区域;位置精度可达平面25米、高程30米;测速精度达到每秒0.4米;授时精度达50纳秒。

  谈及北斗系统何时正式运行服务,冉承其说:“由于北斗系统还没有完全建成,我们要到明年10月份才能把‘三步走’的第二步全部建成,所以在目前具备十颗卫星的情况下,开展北斗的试运行服务。”他表示,经前期系统测试和试验评估表明,中国已经具备25米左右的定位服务精度。国台办回应北斗卫星是否与台共享发言人杨毅就北斗卫星问题回答记者提问,他说,北斗的事情尚不清楚是否有台企参与。

  有记者提问,发言人说北斗卫星会对两岸关系更好,在台资企业这一部分,它是否参与了开发研究?如果没有的话,未来是不是会有合作的机会?今后,北斗在提供多项服务项目之外,例如气象预报这部分,在资源和信息的共享上面,是否能够跟台湾共享?

  据介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并与世界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兼容共用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的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并兼具短报文通信能力。到目前为止,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发射了10颗卫星,建成了基本系统。系统在保留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有源定位和短报文通信服务基础上,从12月27日起,开始向我国及周边部分地区提供连续无源定位、导航、授时等试运行服务。冉承其说,经前期系统测试,北斗系统试运行服务期间主要性能包括:服务区从东经84度到160度,南纬55度到北纬55度之间的大部分区域;位置精度为平面25米,高程30米;测速精度每秒0.4米等。

  目前全世界有四大卫星导航系统,也就是美国的GPS,俄罗斯的格洛纳斯系统,欧洲正在建设的伽利略系统,以及我国的北斗系统。冉承其说,在四大导航系统中,在精度和成熟度上,GPS最为领先;俄罗斯正在加紧建设的格洛纳斯系统目前已基本建成,即将提供服务。伽利略系统正在建设之中,尚未提供服务。据介绍,从建设模式上,北斗系统与其他三大系统不完全一样。它首先建设了北斗导航试验系统,先解决了卫星导航系统的有无问题。而作为北斗导航试验系统的特色和优势,短信服务在北斗导航系统建设时被接续。短信服务让卫星导航系统不仅可以告诉用户他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还可以让用户告诉别人他自己在哪里。短信和卫星导航结合,是北斗的独特发明。

  GALILEO系统是欧空局与欧盟在1999年合作启动的,该系统民用信号精度最高可达1m。计划中的GALILEO系统由30颗卫星组成。2005年12月28日,首颗实验卫星Glove-A发射成功,第2颗实验卫星Glove-B在2007年4月27日由俄罗斯联盟号运载火箭于哈萨克斯坦的拜科努尔基地发射升空。

  目前世界使用最多的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是美国的GPS系统。它是世界上第一个成熟、可供全民使用的全球卫星定位导航系统。该系统由28颗中高轨道卫星组成,其中4颗为备用星,均匀分布在距离地面约20000千米的6个倾斜轨道上。

  GLONASS是前苏联国防部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建设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冷战的产物。该系统耗资30多亿美元,于1995年投入使用,现在由俄罗斯联邦航天局管理。GLONASS是继GPS之后第2个军民两用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中国卫星定位产业的发展速度有目共睹,在此背景下,基于经济利益和国家安全的考虑,中国开始建设自己的北斗全球卫星定位导航系统。该系统的空间段由5颗静止轨道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组成,提供开放服务和授权服务两种模式。012年左右系统将首先具备覆盖亚太。

  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一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太空。发射的北斗导航卫星(COMPASS-M1),是中国北斗导航系统(COMPASS)建设计划的一颗卫星,飞行在高度为21500千米的中圆轨道。

  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第二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这次发射的北斗导航卫星(COMPASS-G2),是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COMPASS,中文音译名称BeiDou)建设计划中的第二颗组网卫星,是地球同步静止轨道卫星。

  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三颗北斗导航卫星。这标志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建设又迈出重要一步,卫星组网正按计划稳步推进。

  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第四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太空预定轨道,这标志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组网建设又迈出重要一步。

  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五颗北斗导航卫星,并将卫星送入太空预定转移轨道。这是一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是中国2010年连续发射的第3颗北斗导航系统组网卫星。

  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第六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太空。这是我国2010年连续发射的第4颗北斗导航系统组网卫星。在这次发射中,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首次在运载火箭上使用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标志。

  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第七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太空预定转移轨道。至此,2010年我国共进行了15次航天发射,全部获得成功。

  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第八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太空预定转移轨道。这是一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这次发射是2011年北斗导航系统组网卫星的第一次发射。

  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第九颗北斗导航卫星(图片)送入太空预定转移轨道,这是北斗导航系统组网的第四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

  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第十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太空预定转移轨道。这是北斗导航系统组网的第五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这次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北斗区域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又迈出了重要一步。

  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第十一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太空预定转移轨道。这是我国2012年发射的首颗北斗导航系统组网卫星。

当前网址:http://www.sx-news.com/junshi/2020-02-01/191374.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西部头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