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学的自由教育和通识教育是如何产生和变化的?

来源:本站 浏览

小编:  自17世纪至今,自由教育和通识教育的发展变化大致呈现为四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自17世纪至今,自由教育和通识教育的发展变化大致呈现为四个不同的发展阶段。而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尽管在理念和课程设置等方面自由教育和通识教育仍然存在差异,但与二战之前相比,两者之间呈现出越来越多的共性,并逐渐加强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吸收实践性和实用性内容,更加强调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服务于专业教育,共同构成美国本科教育重要的内容。

  作者简介:黄福涛,安徽马鞍山人,日本广岛大学高等教育研究开发中心终身教授,大连理工大学“海天学者”特聘教授,浙江大学兼职教授,研究方向为大学课程开发、高等教育国际化、大学学术职业的国际比较等。

  内容提要:本文从教育理念和教育内容两个层面入手,对美国大学自由教育和通识教育的生成、变化、基本特征以及近年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自17世纪至今,自由教育和通识教育的发展变化大致呈现为四个不同的发展阶段。而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尽管在理念和课程设置等方面自由教育和通识教育仍然存在差异,但与二战之前相比,两者之间呈现出越来越多的共性,并逐渐加强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吸收实践性和实用性内容,更加强调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服务于专业教育,共同构成美国本科教育重要的内容。

  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作为本科课程和教学改革的重要一环,通识教育在国内大为流行。在这一过程中,无论是政府还是高校,在参考国外经验的同时,都积极探索和开发适合中国国情的通识教育模式。相较于其他国家和地区,美国大学的自由教育和通识教育在理念和课程等层面,对国内有关改革产生了更重要和更直接的影响。例如北京大学2001年9月制定并实施“元培计划”。自2002年开始修订了新的教学计划,在全校本科生范围内实行自由选课制度。在课程设置上,除专业必修课、全校必修课、公共选修课之外,设置通选课。通选课包括数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哲学与心理学、历史学、语言学与艺术等5个领域的若干课程。本科阶段基本形成“通识教育+宽口径专业教育”课程模式。复旦大学从2005年新学期开始把全校68个专业整合成人文、法政、经管、自然科学、技术科学、数学、医院等7类,新生在大一先入复旦学院学习,一年后再进入专业院系学习。学院按培养目标重构了课程内容体系,建立了综合教育、文理基础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课程框架。清华大学2014年成立的新雅书院,其办学理念和教学方案等,都在极大程度上借鉴了美国自由教育或通识教育模式。

  近年来,国内研究和出版美国大学自由教育或博雅教育、通识教育的成果与著述丰硕。①在中国知网中,使用“美国通识教育”关键词进行检索,约有200多相关词条出现。但是,输入美国自由或博雅教育,则不到10篇文章。实际上,美国的本科教育不仅仅局限于实施通识教育,其自由教育模式可能更代表美国的本科教育特色。而且近几年美国大学的自由教育理念和办学实践等,也在影响国内某些院校的本科人才培养和课程改革,中山大学2009年创立的博雅学院便是典型案例之一。

  因此,如果不理解美国自由教育对通识教育的影响,不了解两者的关系及其变化,实际上很难把握美国本科教育,尤其是今天美国通识教育的本质,也不容易把握国内某些大学通识教育改革的背景和特色等。本文主要从历史的角度,讨论自由教育和通识教育在美国高等教育中是如何产生和变化的?两者的关系如何?目前两者有何基本特征?文章首先整理有关概念;在此基础上,梳理美国大学自由教育和通识教育的产生、发展变化阶段、不同阶段的特点;最后概括研究发现并提出相关启示。

  从词源学的角度来看,英文中的general education和liberal education或liberal arts education最初都是来自古罗马学者西塞罗使用的cultura animi(“灵魂的耕作”——原意为耕作土地、养育万物之意,后演变为心灵或灵魂的耕作,意为精神的教化)一词,当时该词的含义是“精神的教化”。因此,liberal education与今天的自由教育、教养教育、博雅教育或者说一般心灵陶冶具有一定关系。从古代罗马开始,达到精神上的教化的教育,就被称为liberal art、liberal education。此外,就教育对象来说,在古代希腊和罗马,liberal education特指专为自由人提供的教育,奴隶不能享有这种教育,因此也带有强烈的阶级性。如后所述,欧洲的liberal education在17世纪传播到美国,成为美国殖民地时期高校的核心模式。而general education则是在19世纪才出现在美国。

  一般认为,中文的自由教育或博雅教育多译自英语的liberal education、liberal studies或liberal arts education,而通识教育多来自general education、general studies等。日本二战以后引入美国的general education将其翻译为一般教育,1991年之后又把liberal arts education翻译为教养教育。20世纪50年代,在美国自由教育和通识教育影响之下,香港的不少院校也开始实施通识教育和博雅教育。几乎与此同时,台湾某些大学也开始学习美国,推行通才教育、博雅教育和通识教育等。

  中外有关自由教育和通识教育概念的论述不计其数,本篇难以一一列举,仅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予以解释。

  早在20世纪70年代,罗斯布拉特就从历史学的角度,详尽地研究了欧洲自由教育对美国的影响。在分析了自由教育的不同理念,特别是自由教育与通识教育之间差异基础上,他认为,自由教育在历史上基本主宰了美国大学教育,但二战之后,尤其是进入20世纪中期之后,历史上的自由教育理念很难在美国大学中付诸实践,更难于左右美国大学教育整体发展。②有关自由教育和通识教育概念问题,美国不少学者认为,两者虽有关联,某些方面也难以辨析,但是至少在理念和提供的教学内容等方面,都存在明显不同。③不过,阿瑟·列维则认为,两者本质上是相同的概念,美国殖民地时期文理学院(例如哈佛学院)实施的教育既为学生开设广泛的内容,也在某一领域提供深奥的学习,不仅如此,当时的这些教学内容几乎都是必修课,与今天美国大学开设的核心课程并无本质上的区别,当时的教育也可以视为通识教育科目(general education program)。④

  自从1636年哈佛学院出现后,美国高等学校的课程一直处于不断变革之中。根据美国学者的归纳,从17世纪中期开始,高等学校课程基本上是在两大教育理念或模式的影响下发生变化,即古典/自由和通识教育与实践/专业和职业教育两大不同模式之间。如图1所示,从17世纪到21世纪,这两大教育模式在不同时期表现出各自特征,几乎是此消彼长,交替变换地左右美国高等学校的本科课程发展变化。从古典/通识和自由教育的变化来看,最初它源于欧洲大学的古典教育,期间虽然发生了某些变化,但对美国大学教育的影响持续到19世纪后期。20世纪初期,美国虽然兴起了通识教育运动,但即使在20世纪50年代自由教育依然受到重视。参照美国大学本科教育模式基本变化的脉络,可以将美国自由教育和通识教育历史发展变化大致分为四个不同阶段。以下主要从两者的理念和课程内容两个层面,对不同阶段的自由教育和通识教育进行分析和考察。

当前网址:http://www.sx-news.com/jiaoyu/2020-03-21/203791.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西部头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