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 中国书法是一门很独特的视觉艺术,书法家们为中国传统书法艺术发展与创新付出了毕生精力。少林第34代弟子释延振广涉古今、博采众长,数十年临池磨砺,不断钻研,把多种传统的书法
中国书法是一门很独特的视觉艺术,书法家们为中国传统书法艺术发展与创新付出了毕生精力。少林第34代弟子释延振广涉古今、博采众长,数十年临池磨砺,不断钻研,把多种传统的书法艺术精华进行融合,既富个性,亦紧随时代风范。
释延振,俗名雷振江,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著名中医师,国际疼痛康复协会会长,狼牙山佛缘禅寺创建人,广州健康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自幼在嵩山少林寺参武学医,成为少林第34代医宗传人。释延振出生在中医世家,自幼仰慕少林功夫,拜少林寺方丈释永信为师,学习金钟罩、铁砂掌等功夫。多年来,他一直研习医武结合之道,将少林武功医宗秘笈与中医相结合,研究出一整套独具特色的健体养生之法。几十年来潜心禅学,以武养性,医人无数,光大法门。
释延振家学深厚,在良好氛围的熏陶下,自幼随师父修行习书,用功甚勤。释延振酷爱书法艺术,将佛法的参悟融入书法艺术中,练功之余,他每天都要坚持练习两到三个小时书法,数十年如一日,从未间断。他曾游学于名山大川,临摹古代名家名作。“师古却不拘泥古人”,这是不少学者对其的评价。释延振诚恳地借鉴古今大家的笔墨语言与章法结构,重视体悟,把多种传统的精华进行融合,既富个性,亦紧随时代风范。经过长期研习,书法造诣高深。曾获得许多荣誉,今年8月份还被聘为广东致公书画院珠海分院副院长。
释延振的书法,贵在“耐看”。从行家的角度说,耐看与否关键在线条。线条须得“深”与“化”:深者,墨者深沉,古味盎然,力透纸背;化者,和雅、儒雅之谓也,可以让人感觉到线条里所蕴含的丰富的文化气息。能“深”未必能“化”,能“化”未必能“深”,既“深”且“化”,始为难能。释延振的字,于笔墨线条中自有一种渊深莫测的东西,使人摸不着、看不到、看不透可谓“深”得“化”道、“化”具“深”之法。
释延振的书法,已臻“特”境,但并不背弃传统,既是对传统的发展,又是对个性的阐释。没有个性的书法作品,不是佳作精品;没有个性的书者,成不了书法大家。学书之道,因人而异。有的人先写好,后写特;有的人先写特,后写好。但最后总归要写特!所谓“好”,指的是传统;所谓“特”,自然说的是个性。有自己的笔墨语言,方显出个性才是艺术的生命。
释延振的书法,贵在自信。铺纸命笔,抒发胸臆,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三寸柔毫,任意驰骋,一幅白纸,瞬间升华。释延振本人,并无恃才傲物之意,但其作品的不同凡响之处又是无法掩饰的。这一点,认识释延振并看过他作品的人无不信服。
在释延振极优美的书法作品中,我们可感知到他的思想、修养、气质乃至具体的自我精神。品读释延振的书法,既饱含着简淡雅致之情趣,亦承载着绵里裹铁之厚重,彰显出中国文化的蔚为大观。
如果说,生命情调中的“逸”是一种生命行为之肯定,生命精神之颂福,那么,释延振的书法艺术,在他释知遗形,忘怀天地的挥洒瞬间,表达了他对生命本质的沉醉之感,对生命常态的肯定之感。“字如其人”,释延振深谙这四字的分量和内涵。他说,要想在书法上有所成就,有所造诣,有所突破,不仅需勤练、苦练,还需要在书法之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习。为此,在研习书法的同时,释延振在国学、历史、文学、诗词等方面皆有极深造诣。
相见亦无事,不来忽忆君。释延振在朋友小聚时,多是倾听,但一聊到创作时,他便精神饱满,神采飞扬。对于日常工作与书法创作,释延振有自己一贯坚持的原则:他热爱事业,热爱生活。而对于书法创作,则是在闲暇之余,自我修养的自我历练。他把自己的业余时间,交予了书法,并沉醉其中,乐享其中。
挥洒自如,翰墨倾情,在极度单纯中收获明镜与风规。值得肯定的是,释延振用自己的笔墨,创作了一个具有书体生命力和自我生命力的艺术与审美世界。在勤勉与执着中,他默默地研习与探索;在不激不厉中,他独守一份清静与妙趣;在书法艺术之路上,他收获着快乐与真谛。
当前网址:http://www.sx-news.com/jiaoyu/2020-09-10/213619.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西部头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