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圈文化日盛基金投资娱乐化不可取

来源:本站 浏览

小编:  一种类似粉圈社交的模式,正在植入基金投资圈

  一种类似粉圈社交的模式,正在植入基金投资圈。基金登上微博热搜已是家常便饭,超话(超级话题)和后援会成为明星基金经理的标配,部分粉丝还为自己的偶像制作海报、做数据打赏。除了微博,豆瓣、知乎、小红书、B站也被不少投资者“攻占”,他们除了聊经验、晒操作,还为自己的偶像“盖楼”。最近连娱乐节目都跃跃欲试,试图邀请基金经理组团“出道”。

  基金粉丝们能否成为坚定的“投资信徒”?当热潮退去,他们能否在基金回撤后仍坚持投资理念?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对于基金行业来讲,可以寓教于乐,但切勿娱乐至死。狂热的粉丝,一时的“基”情,对基金经理的正常操作形成干扰。

  基金现在有多火?除了电梯间、电影院、地铁站随处可见的广告,基金“包月上热搜”、粉丝为基金经理建立“全国后援会”和微博超话已是常态。最近,甚至某知名娱乐类节目都来邀请基金经理参加节目。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在3月3日发布倡议书,其中特别提到公募基金管理人开展投教宣传活动时,应注重专业、诚信、合规,引导投资者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坚持长期投资、价值投资和理性投资;严禁娱乐化,各机构不得开展、参与娱乐性质的相关活动。

  “可以寓教于乐,但勿娱乐至死。如果仅看重明星基金经理流量带来的曝光率,而忽略投资本身专业性、严肃性,最后只会一地鸡毛。”华南地区某基金人士表示。

  此外,多数基金经理还是秉承“低调做业绩”的原则。有位绩优基金经理直言:“把业绩做好,投资者自然会找上门。业绩是最好的宣传。”她表示,“我平时时间安排就很紧凑,要带团队、做研究、去调研,还要做路演,时间都恨不得掰开来花,如果再花时间在不擅长的事情上面,怎么看怎么不值得。”

  2021年1月14日,腾讯证券发布《中国股民行为报告》称,在A股、基金、房地产三种主要配置资产中,90后更偏爱基金。Mob研究院数据显示,仅2020年上半年,新增基民数量就突破2000万,其中约一半是30岁以下的90后。

  “自从开始买基金,我都不怎么逛淘宝了,每天就喜欢看账户里的钱涨了多少,还有哪些基金可以入手。”一位去年刚开始买基金的90后女基民说,“我还有好几个分享基金的微信群,有个群名就是‘学习赚钱省钱群’,大家平时就在里面推荐基金,晒收益,最近大跌一度互相鼓励,加油打气。”

  某基金研究员表示,年轻人通过互联网平台,找到志趣相投的同伴,高效地交流分享投资心得无可厚非。但是,交流中过度娱乐化会消解投资本身严肃理性的一面。

  对知名基金经理的热烈追捧,引起了业内的担忧。一位基金研究人士表示,基金饭圈化有其非理性的一面,比如盲目的个人崇拜,不加思考地全仓买入,甚至用借贷方式购买基金。这种狂热可能会带来“散户危机”,基金净值上涨时,粉丝们喜气洋洋,甚至杠杆加仓。而一旦下跌,有些人却承受不了波动,特别是“小白”类投资者经常会出现恐慌性抛掉基金的行为。

  刘亦千提到,社区讨论帖中经常出现将基金经理短期业绩作为投资者衡量基金综合能力的重要指标的现象。短期业绩优秀便“神化”基金经理,短期业绩亏损便“妖魔化”基金经理。在这样的环境中,一方面,投资者根据舆论方向决定买卖操作,不利于投资者深刻了解基金产品的特性,“无脑跟风”申购的基金产品并不一定适合自身风险偏好;另一方面,过于关注短期业绩,容易使投资者抬高收益预期,难以接受短期内市场的正常波动,继而影响投资者的投资体验。

  刘亦千认为,偶像化、短期化投资与理性、长期投资理念相背离,不利于投资者树立正确的投资观念。从行业发展角度来看,基金饭圈化发展对基金业的严肃性、专业性、纪律性也带来不利影响。

当前网址:http://www.sx-news.com/caijing/2021-03-15/218232.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西部头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