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 正值上市公司季度财报发布,哪些校外培训机构在刚刚过去的暑假里赚得盆满钵满? 新东方10月22日发布2020财年一季度财报,净收入为10.72亿美元,同比增长24.6%
正值上市公司季度财报发布,哪些校外培训机构在刚刚过去的暑假里赚得盆满钵满?
新东方10月22日发布2020财年一季度财报,净收入为10.72亿美元,同比增长24.6%。好未来10月24日公布2020财年第二季度财报,营收为9.36亿美元,同比上涨33.8%。跟谁学11月5日公布的2019财年第三季度财报则显示,营收5.570亿美元,同比增长461.5%。
校外培训机构增收一定程度上是中小学生“校内减负、校外增负”的缩影。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俞伟跃在11月5日教育部新闻通气会上表示,“减负”要做到有增有减:减去强化应试机械刷题、校外超前超标培训等不合理的负担,进一步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增强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等方面的内容。
受访专家认为,减负能否取得成效,关键在于教育评价机制这根指挥棒,尤其是扭转中高考“唯分数”的倾向。多年课程改革以来,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正在走进课堂,未来,这些素质教育内容能否进入高考,从而彻底改变学生的学习?
在目前高考指挥棒下,是否应该给高中在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等方面下一个硬指标?
今年6月20日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在回复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上述提问时说:切实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最核心、最关键的是要把国家课程标准落实好,课程标准既是教学工作的指南,也是最后评价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课程标准规定了开什么课,每门课要多少课时,现在关键的就是要严格执行课程标准、严格规范教学管理。
“将来要建立课程实施监测机制,我们每一所学校是不是把课程标准执行到位了,该开设的课程是不是开齐开足了,这是我们下一步评价学校办学质量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吕玉刚说。
教育部在10月25日公布的对一份全国两会建议的回复中称,以小学数学为例,强调数学学习方式要实现从单纯依赖模仿记忆到加强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转变等。
文化课学习内容在变,综合素质课程也在增加。中小学生被要求确保在校时每天有1小时以上体育活动时间。这由两部分组成:严格落实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确保小学一二年级每周4课时,三至六年级和初中每周3课时,高中阶段每周2课时。中小学校每天安排30分钟大课间体育活动。
“去年全国教育大会明确了劳动教育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我相信不久之后,劳动教育的大纲和课程标准都会很快出台,进入中小学校。”北京市一所高中的班主任告诉记者。
“然而,问题在于中小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是有限的,增加综合素质教育方面的学习,势必就要减少文化课的学习,在考试指挥棒不变的情况下,肯定会有学生选择在校外‘加练’。”他说。
那么,中高考的指挥棒可不可以跟着转变,将德体美劳等综合素质教育纳入考察?
在10月12日举行的首届青少年法治教育国际研讨会上,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教授王学辉呼吁,应该让法治教育进入高考。
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将青少年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的要求,目前,教育部与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已经联合发布了《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但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副教授任海涛介绍,“大纲里面写了法治教育未来肯定进入中高考,但是目前还不能,因为专门的教材今年才开始使用,至少需要使用一个轮次后才能进入。”
教育部2016年11月就公开表示,探索将法律素质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在中考、高考中适当增加法治教育内容。任海涛也介绍,上海进行新高考改革试点时,对高中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中加大了道德和法治的比重。但在录取时,考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只是作为参考。
今年全国两会上,有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将音乐、体育、美术课程作为必考课目纳入高考考试范围。
这已在政策中得到回应。2019年7月印发的《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提出,“将高中体育科目纳入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或高考综合评价体系;鼓励高校探索在特殊类型招生中增设体育科目测试。”
目前,近90所自主招生高校已制定了体育科目测试方案并组织开展测试,例如清华大学体测获得优秀者加5分,厦门大学体测获得优秀者加3分。
上海市2014年在全国率先启动新高考改革,把身心健康与艺术素养作为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四大板块之一,要求如实记录学生艺术欣赏、艺术实践与艺术表现并作为学生升学重要参考。
一份今年5月完成的对上海市6所高中98名教师和688名学生的问卷调查显示,74.3%的学生认为综合素质评价能够促进自己不断提高,如加强日常体育锻炼和参与社会实践。
然而,在综合素质评价能否改变“唯分数论”选拔人才的倾向上,学生的认同度较低,认同比例为67.6%。受调查教师对这个问题的认同度更低,认同比例为59.2%。
“推行综合素质评价是为了在基础教育阶段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但是要让综合素质评价真正引起学校、学生家长重视的话,必须有相应的录取渠道。”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说。
“综合素质评价没法采取统一的模式,因为不同的高校对学生评价的要求是不一样的。理想的办法是让高校和高中都有权对学生进行评价,相互进行检验,才能促进评价向前发展。”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说。
对此,2019年有11所高校在上海市推行了综合评价招生,其中包括复旦、上海交大、浙大等名校。学校最终根据高考投档成绩占60%、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占10%、学校考核成绩占30%的比例合成综合分进行录取。“这种招生方式一定程度关注到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熊丙奇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
事实上,除了作为“参考”的综合素质评价和小范围推广的综合评价招生,教育部对综合素质教育进高考的态度更为进取。早在2017年12月,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就表示,要积极探索体育、美育列入高考录取总分。
当前网址:http://www.sx-news.com/jiaoyu/2019-12-02/166027.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西部头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