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打造群防共治品牌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

来源:本站 浏览

小编:  社会治安管理曾是白云区面临的一大难题

  社会治安管理曾是白云区面临的一大难题。该区占地面积约800平方公里,实际管理人口近500万,来穗人员众多,而警力只有2400多名,社会治安形势严峻。

  在警力有限的前提下,近年来,白云区把群防群治工作作为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重要内容来落实,并结合区情区貌,积极培养适应本地工作开展的群防共治队伍、打造群防共治品牌,不断提升综合治理社会化水平。

  截至目前,白云区“广州街坊”群防共治队伍人数超过16万,并涌现出“红棉侠”“白云平安马甲”“白云快递小哥”等一批群防共治品牌。这支队伍在排查矛盾纠纷、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数据显示,2018年至今,全区接报案件类警情下降幅度达21.6%,其中两抢、入室盗窃、伤害类警情分别同比下降62.6%、49.6%、31.3%,治安形势明显好转,人民群众安全感大大增强。

  在白云区白云湖街,有一支“红棉侠”队伍,他们利用业余空闲时间,统一戴着显眼的红臂章,在辖区公园广场、小区、公交站点等治安重点区域开展义务巡防、隐患排查和矛盾纠纷化解,助力白云湖街平安建设。

  白云湖街大朗社区的居民金城,就是“红棉侠”队伍中的一员。“我是今年初加入队伍的,经常上下班途中顺带领取巡防任务,留心多观察周边治安环境。周末也会在社区的号召下参加一些志愿活动,比如近期上门宣传登革热防控,帮忙倒积水。”金城告诉笔者。

  笔者了解到,去年9月,白云区在广州市政法委的指导下,于白云湖街启动了红棉侠“红棉防线”工程。街道通过积极培育扶持各类协会和社会组织,从发展“红棉侠”群防共治队伍入手,全面铺开“红棉防线”工程,深入到地铁、白云湖景区、村居、物流园以及学校开展综治平安宣传和“红棉侠”招募活动。

  “同时,我们通过建立各类群组、发起各类兴趣活动,以趣缘活动聚合,激发群众参与到群防共治中来。目前,这支队伍已发展至450多人。”白云湖街相关负责人表示,如白云湖跑团的发起人在了解到“红棉侠”巡防队伍后,发动60名“跑友”加入。如今,他们跑步时都自觉佩戴“红棉侠”臂章,一边跑步一边观察周边治安环境。

  在三元里街松柏岗社区,面对非户籍人口众多、社会管理难度较大的问题,该社区在共治议事会上提出议题——在社区内选举巷长,将松柏新村的44个巷子划分成19个片区,由巷长来进行分片管理。

  被选为巷长的外来务工人员李先德不无感慨地说,自己在三元里生活了近20年,从来没有想到有一天自己会成为这里的管理者,“这对于我们外来工来说,不仅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责任。”从昔日群众自发组织到现在政府积极提倡,这样的管理方法变成制度落实了下来,通过群众力量,解决卫生、治安、出租屋管理等问题。

  白云区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红棉侠”“巷长”等“枫桥经验”的白云样本不断涌现,充分体现了群众自治的力量。通过群众自发形成的队伍,白云将继续坚持在法治轨道上发挥群众力量,健全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在共建共治中实现共享,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12月20日,白云区“白云平安马甲”群防共治队伍建设工作推进会在嘉禾街举行。笔者在会上获悉,白云将在全区推广“白云平安马甲”队伍建设工作,形成具有白云特色的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

  据了解,“白云平安马甲”群防共治队伍最早在嘉禾街道组建而成。嘉禾街属于典型的城乡接合部,由此带来的社会治理难度较大,尤其是辖内大排档、烧烤档通宵营业,是打架斗殴、寻衅滋事等多种社会治安警情的高发区。

  为破解这一警情高发和平安建设的难题,今年4月,嘉禾街组建了一支“平安马甲”志愿者队伍参与治理,即让大排档经营者穿上印有村治保会和派出所值班报警电话的马甲,当出现各类警情时,大排档经营者第一时间报警、第一时间参与处置,改变了过去出现警情时经营者当旁观者的状况,使其成为维护治安的主要参与者。

  “闹事的人少了,生意有了更好的保障,治安环境也得到了明显改善。”一位大排档档主告诉笔者。此后,嘉禾街将大排档“平安马甲”的做法,拓展到了出租屋管理等社会治理领域。推行“平安马甲”至今,嘉禾街仅发生警情2宗,比去年同期的56宗大幅锐减,全街案件类警情同比下降23%。

  此外,白云区还于去年11月起,开展群防共治力量佩戴“红袖章”进行治安防控的活动。“结合工作实际,我们要求,凡在岗期间,全区各类治安辅助力量、环卫工人、出管员、志愿者等应全部按要求佩戴红袖章。”白云区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说。

  该负责人表示,推动佩戴“红袖章”工作,就是要构建“以专业力量为主体、辅助力量为补充、社会义务力量广泛参与”大防控格局,充分发挥专职治安辅助力量和社会治安义务力量地形熟、人缘熟的特长,筑牢治安工作的第一道防线,确保全区社会安定和治安稳定。

  在整合行业力量实现群防共治工作中,还有一个上过央视的群体——“白云快递小哥”。2016年以来,通过对3万余名物流快递从业人员开展常态化识毒辨毒培训、完善奖励举报机制,发动广大从业人员积极参与禁毒斗争,“白云快递小哥”已成为禁毒工作中的一支奇兵。

  “近年来,‘白云快递小哥’共计举报毒品线多条,公安机关根据有效线公斤,为白云区成功摘掉‘毒帽’贡献了不小的力量。”上述负责人说。

  毗邻广州火车站的三元里街,商业交往频繁,聚集了大量外来人口,外来人口数量甚至远多于本地居民。问题也随之而来:外来人口素质参差不齐、城市归属感淡漠,如何帮助他们融入城市、参与社区治理?

  近年来,三元里街通过探索融合式街道党建,逐渐形成一条具有白云特色的基层治理路径。其中,社会组织力量在街道的治理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要实现共建共治,先要了解来穗人员的需求,做好服务。”三元里街道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2014年,该街道引入了以“服务流动人口,促进社会融合”为宗旨的广州市法泽城市与公益研究中心(以下简称“法泽”),对来穗人员需求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来穗人员对改善孩子教育现状的需求最为迫切,同时渴望改变“脏乱差”的居住环境。

  为此,街道依托法泽,率先创办了来穗人员亲子早教班,为外来工妈妈解决了育儿问题。而针对环境问题,街道通过法泽和居委会、荆楚印刷工党支部反复协商,联手实施了“垃圾不落地”行动,使来穗人员和社区居民形成了爱护环境的好习惯。现在的三元里大街通达、小路明亮、巷子整洁,居住环境大大提升。

  同样是外来人口众多的大源村,则主要通过各地商会的力量,推动“同源自治”,让“老乡管好老乡”。

  近年来,大源村主动吸纳各地行业领头人组建江西余干、湖北仙桃、福建诏安、广东吴川、广东信宜5个异地商会,成立了江西余干支部、福建诏安第五流动党支部2个流动党支部。

  大源村相关负责人表示,同源组织逐渐成为来穗人员服务管理和协调矛盾纠纷的重要帮手。来穗人员中如果出现矛盾纠纷,首先由商会协调解决。同时,村委也会派遣联络员,及时延伸政府管理触角、传递政府政策,动态掌握来穗人员情况和诉求。

  今年3月起,大源村还被选作农村地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试点,通过创新“党建 社建”模式,把基层治理和基层党建结合起来,不断拓展外来人口参与社会治理的途径和方式,着力打造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

  白云区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打造白云群防共治品牌,提升综合治理社会化水平,是白云区学习“枫桥经验”、创新社会治理模式的探索与尝试。下一步将继续在推动联系纽带多缘(地缘、业缘、趣缘、志缘)、促进党建工作与公益社会组织融合发展、扩展群防共治工作边界(如互联网)等方面做有益尝试,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当前网址:http://www.sx-news.com/shehui/2018-12-28/85203.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陕西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