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仅24年这家企业就跻身世界500强!旗下A股公司是民营化工行业领跑者创始人:什么时代做什么事

来源:本站 浏览

小编:  原标题:仅仅24年,这家企业就跻身世界500强!旗下A股公司是民营化工行业领跑者,创始人:什么时代做什么事  从“一滴油”到“一匹布”,恒力是国内最早、最快实施聚酯化纤全产业链一体化战略发展的行业领军企业,且正在不断完善产业链的覆盖运营

  原标题:仅仅24年,这家企业就跻身世界500强!旗下A股公司是民营化工行业领跑者,创始人:什么时代做什么事

  从“一滴油”到“一匹布”,恒力是国内最早、最快实施聚酯化纤全产业链一体化战略发展的行业领军企业,且正在不断完善产业链的覆盖运营。从江南水乡到渤海之滨,陈建华带领恒力沿着产业链一路拾阶向上。从吴江一个普通的化纤织造厂出发,如今的恒力在“《财富》世界500强”居第235位,在“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位列第9位。

  在石化行业,恒力实业为本、奋勇直追,是后来居上者。2010年进军石化行业,2012年,恒力先是建成单体产能最大的PTA工厂。2014年,国务院文件中明确提出支持恒力炼化一体化项目的建设。该项目成为国家炼油行业对民营企业放开的第一个重大炼化项目,也是国家有史以来核准规模最大的炼化项目。

  日前,《证券时报》副总编辑王冰洋对话恒力集团董事长陈建华,深入了解恒力集团覆盖全产业链的布局,探寻其发展背后的动因,也了解了这位优秀民营企业家“实业兴邦”的家国情怀。

  王冰洋:恒力集团从1994年27名员工起步,到如今销售额超3000亿元员工6万多人的世界500强企业,拥有三家上市公司,您创业的初心和动力是什么?

  陈建华:1994年,我开始从贸易转向实业。恒力整个发展,高起点、高标准、严要求,我们每年都在发展、壮大。我常说的一句话是,在行业里你不一定要求做到最大,但是要看能否做到最好,数一数二,或者至少是前三位。

  恒力做的比较单一,现在没有其他产业,整个集团就是从一滴油到一匹布的产业链。我再三强调,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我们把这个行业里面,比如说织布这一块,要做到全国、全球最大的,我们的品质也要是最好的。

  在创业过程中,把恒力做强,把产业做好,是一种使命,也是感恩和回报社会的一种方式。也许就像我的名字一样,要为建设中华贡献一份力量。

  11月1日,总书记在京主持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强调要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并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让民营经济创造活力充分迸发。我们深受鼓舞。

  20多年来,恒力深耕实体经济。对于我来讲,恒力就是要与时代、与国家同心同德、同向同行,做有责任、有担当的民族企业,在新时代新征程中作出自己应有的新贡献。

  王冰洋:恒力集团旗下的上市公司——恒力股份,2016年登陆资本市场,也是民营化工行业的领军者。4年内,恒力股份业绩持续增长并维持高位,今年3季度净利润达到18.7亿元,创历史新高,毛利率也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请分享一下您的秘诀和这种良性发展的经验。

  陈建华:如您所言,恒力股份自2016年2月份以来,经营业绩持续、稳步增长。2016年,上市公司净利润是11.45亿元。2017年,加上恒力石化,合计净利润为31.9亿元。今年1~9月份,已实现净利润36.5亿元。

  如果说秘诀,那就是恒力20年如一日的坚守,坚守实业,做精主业,秉承和强化“创新基因”,用创新的思维看未来的市场,用未来的眼光做现在的事。

  不管是人才、技术、设备还是管理,创新不止,恒力永远在路上。敢闯敢干,努力把企业做强做优。不断拓展国际视野,继续增强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创新能力和研发能力的不断提高,在一定程度上说,引领了市场导向,也使得公司在民用涤纶长丝的产品毛利率等方面长期以来维持在行业的高水平。恒力施行的是高规格、高溢价、高壁垒的差异化竞争策略。相比较同种规格、类型的产品,恒力的产品附加值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王冰洋:2010年,您从苏州太湖畔到渤海湾的大连长兴岛,当时建设现场还没有通水通电。这不亚于二次创业,是出于何种考虑进行这样的产业布局?

  陈建华:2010年初,当时条件确实是比较艰苦的。已经在填海,但是速度比较慢。我刚来的时候,一条小路到这里,没有通电,没有通水,没有通气,连电话有时都不通的。我吃住就是在这个岛上,一住就住了两年时间。我认为,一定要高起点、高标准建设。还有一个,速度很重要。时间就是金钱,我们一定要把握好安全、环保。

  恒力人,一直以来吃苦耐劳,高效务实。24年前,我开始在实业平台创业,“团结拼搏,艰苦创业”就写在工厂的显目醒目位置。我们在大连长兴岛用了不到40天建成了花园式的指挥部,用了不到两年时间建成2套220万吨PTA项目。现在的PTA年产能是660万吨,在建两条PTA生产线投产后,年产能会跃升到1160万吨。

  恒力需要继续向上游发展,而长兴岛最符合当时的投资需求。长兴岛作为辽宁沿海经济带、东北振兴国家战略的重要支点,也是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节点,对于打造世界一流石化产业基地,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政策支持。2004年,恒力的聚酯化纤年产能40万吨。到了2010年,上升到年产能80万吨。而2011年初,已跨越到年产165万吨。但是那时候,聚酯化纤产业的原料PTA,还主要依赖进口,被外国人“卡脖子”。所以,恒力逐个打通原材料瓶颈、发展石化产业,成为必然。

  恒力石化(大连长兴岛)产业园位于国家七大石化产业基地之一的长兴岛(西中岛)石化基地长兴岛片区,分三期建设;一期660万吨PTA项目已经建成,二期2000万吨炼化一体化项目计划今年投产,三期150万吨乙烯、500万吨PTA项目明年底投产。

  恒力不断向上游发展,整体来说是全产业链发展,这也可以说是一个生态系统,有更大的抗风险能力,更强的协同研发能力,更好的取得国际行业话语权。

  王冰洋:在建的2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和150万吨/年乙烯项目在恒力全产业链中是一个怎样的定位?目前进展如何?

  陈建华:2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和150万吨/年乙烯项目,是恒力全产业链发展的非常重要的环节。目前恒力石化使用的PX约 80%从国外进口,外轮靠泊后直接运到码头,经过现场一关三检(边检、商检、海事、海关)后,卸货到罐区。恒力炼化项目投产后,自产的PX就能够满足恒力石化PTA工厂的原料需求。等到恒力炼化项目和乙烯项目相继投产,将为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注入工业新活力。炼油能力、乙烯产量、二甲苯产量等是衡量一个国家化工水平的几个重要指标。恒力打通全产业链的过程,是打破乙烯、PTA、对二甲苯等重要大宗有机原料的国外垄断的过程,也是推动我国化工能力不断提高,走向世界化工行业顶端的过程。

  年产2000万吨炼化一体化项目已经即将投料试生产。在建的150万吨乙烯项目,计划于明年四季度投料试生产。

  王冰洋:恒力炼化项目是国家对民营企业开放的第一个重大炼化项目,凭借哪些优势脱颖而出,获得国家支持的?

  陈建华:2016年10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石化和化学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指出了我国“十二五期间”石化产业出现的主要问题和“十三五期间”的主要任务。

  “十二五”期间,我国以乙烯、对二甲苯、乙二醇等为代表的大宗基础原料和高技术含量的化工新材料、高端专用化学品国内自给率偏低。“十三五”期间,我国石化产业将综合考虑资源供给、环境容量、安全保障、产业基础等因素,有序推进七大石化产业基地及重大项目建设,增强烯烃、芳烃等基础产品保障能力,提高炼化一体化水平。

  2014年8月,国务院国发[2014]28号文件中明确提出,支持恒力炼化一体化项目的建设,并要求力争尽早开工。“恒力2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是国家炼油行业对民营企业放开的第一个重大炼化项目,包括恒力随后实施的150万吨乙烯工程项目建设,项目以建设“最安全、最环保、内在优、外在美的世界一流石化园区”为目标。

  恒力炼化一体化项目,具有明显的装置规模与技术优势、产能一体化优势,配套设施规模大与齐备程度高,更是七大产业基地中建设推进最快的项目。可以说,恒力建设炼化项目,在一定程度上,肩负着我国石化产业在结构转型与产能升级方面的发展任务与内涵要求,也代表了我国石化行业“一体化、大型化、绿色化”的发展方向。

  王冰洋:化工行业常常谈及一个问题,那就是“环保”。比如,恒力石化PTA工厂是全国首批绿色工厂,做出了突出成绩。恒力股份是如何平衡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

  陈建华:一直以来,传统产业常被冠以“夕阳产业”、污染产业。为行业正名,为产业立命,也是恒力创新发展的责任。恒力股份着眼全球,放眼未来,要成为“绿色恒力、生态恒力、和谐恒力”。恒力要建设最安全、最环保、内在优、外在美的世界一流石化企业。我们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恒力炼化一体化项目配套污水处理场首次将“嵌入式污水处理场”的理念应用在石化行业,获得了“中法团队合作创新奖•气候特别奖”、国际水协会“改变行业的技术革新奖”等国际大奖。此外,恒力投入巨资建设全封闭煤棚,并实施最严格的安全管控,目的是防止煤炭露天存放产生粉尘,防止对环境造成影响。恒力石化PTA工厂,是绿化率超过20%的花园式工厂,首批国家级“绿色工厂”,也是东北地区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石化企业。这些都是我们“绿色”的承诺。

  王冰洋:全产业链布局是恒力的特色和核心竞争力之一,从最初的劳动密集型轻工业,到如今技术资本密集型的重工业,恒力是如何打通这条产业链的?

  陈建华:恒力发展24年,从27名员工到了现在6万多名员工,从织布到纺丝、聚酯、薄膜、工程塑料,又到了上游的PTA的发展,到现在的芳烃,到炼油,包括乙烯、乙二醇,实现全产业链发展。我们恒力集团从一匹布到一滴油,恒力股份从一滴油到一根丝,全产业链发展。恒力在行业里面,我们说要做就要做最好,不仅是规模、技术,还要用国际性的眼光来看这个市场,至少五年、十年甚至更长时间不落后。

  恒力集团的全产业布局与发展之路起步于纺织织造,壮大于聚酯化纤,成型于PTA石化,完善于芳烃炼化。2002年,恒力已经发展成为了国内最大的织造企业之一,进军上游聚酯化纤行业势在必行,我们用了10年的时间,逐步打造形成了全球最大的功能性纤维生产基地之一,公司也发展成为国内聚酯化纤制造领域规模化、高端化、差异化发展的领军企业,到2020年,公司聚酯总产能将突破400万吨。中游PTA和上游炼化环节,恒力石化现有年产660万吨的PTA工厂,在建PTA生产线万吨,将助推公司PTA总产能达到1160万吨,并成为全球最大的PTA生产基地之一。恒力炼化投资建设以450万吨芳烃装置为核心的恒力2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进入了投产倒计时,2019年年底,恒力下属公司恒力化工投资建设的150万吨乙烯项目也将投料试生产。这两大项目建成后,公司将形成2000万吨炼油、450万吨芳烃、150万吨乙烯和180万吨乙二醇的产能结构,加上1160万吨PTA产能布局,公司全产业链战略构想初步完成。

  在实施全产业链规模化发展的同时,我们积极实施经营改善、智能改造、互联应用、成本优化等升级手段增强企业内生发展动力,也积极通过打造全产业链的上市平台模式,通过资本市场推促实体发展,实体的发展也将反哺资本市场。2016年3月,恒力化纤借壳大橡塑实现了在上交所主板的重组上市, 2018年2月,上市公司恒力股份完成了PTA业务和大型石油炼化项目装入上市公司并配套募集资金70多亿元,资产重组成功过会,也标志着上市公司从下游聚酯化纤到中游PTA再到上游芳烃、炼化全产业链整体上市工作基本完成。同时,配套募集资金全部用于恒力炼化2000万吨炼化一体化项目。

  这种从原油到石化到聚酯的全产业链上下游匹配化、协同化的上市平台发展模式以及定位于中高端市场研发拓展、立足于先进集成化产能制造结构的产品运营模式,从规模化成本、差异化竞争、一体化匹配、战略性协同、精细化管控等运作环节,将全面支撑未来上市公司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也是公司面对未来市场竞争的核心竞争力。

  王冰洋:在推进高质量发展方面,恒力股份有哪些重要的布局和动作?未来的发展战略是什么?

  陈建华:当前,我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各行各业都需要产能升级、产品创新。市场竞争的核心要素,逐步由“量”转向“质”,由规模价格转向规模与差异化并重。

  从我们恒力股份所从事的石化、聚酯行业来看,同时面临着传统产能的过剩与高端产能的短缺,部分化工品供给不足,新材料、新工艺发展存在差距,且国际规模化成本竞争的优势不足。单纯从聚酯行业看,更偏向于消费领域,终端产品的差异化、功能化、高端化需求快速增长。同时,行业产能上下游结构性不匹配、满足需求变化的先进产能不足等问题也日益突出。

  公司着眼于全产业链一体化发展与上下游产能结构优化,通过加快推动传统、存量产能的转型升级,主动发展上下游高端协同一体化产能,同时积极实施内部的研发驱动、市场创新、智能改造、互联应用、成本优化等升级手段持续增强企业内生发展动力,以适应国内外市场竞争环境的不断变化和满足企业做优做强的战略经营目标。

  作为国内最早、最快实施聚酯化纤全产业链一体化战略发展的行业领军企业,恒力股份正在不断完善从“一滴油”到“一根丝”的产业链条环节的全覆盖运营。

  这种全产业链上下游匹配化、协同化的上市平台发展模式,加上恒力定位于中高端市场产品运营模式,从规模化成本、差异化竞争、一体化匹配、战略性协同、精细化管控等运作环节,将全面支撑未来上市公司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也是公司面对未来市场趋于质量竞争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实现“产业基地化、生产规模化、产品精细化、技术专业化、管理科学化”的产业发展目标。

  王冰洋:恒力投身公益慈善、履行社会责任的种种举动,特别是支持中国教育事业发展做了很大努力,您怎么看待民营企业家的社会责任?也分享一下恒力的企业文化。

  陈建华:20多年来,恒力始终把扶贫帮困、捐资助学、参与公益事业作为自己应尽的义务和职责,累计捐款6亿多元。

  教育这一块,“教育兴则国兴”。每年我们都会支持教育事业,在一些高等学府,如清华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大学,还有中学和希望小学,通过设立奖学金、建设教学楼等多种形式为教育事业贡献力量。这一次的清华经管学院的教学大楼,我们捐了3个亿。为了营造更好的教学环境,提供了更好的创造、创新、创业平台,助力这些学校培养出更多的人才、国家栋梁。

  恒力集团的发展得益于国家大力支持民营企业、着力振兴实体经济。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恒力的今天。恒力创造的一切财富属于社会、属于国家,回馈社会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企业不仅要担起“实业报国”的重任,为国家分忧、为民族赢得荣誉;更要坚守“社会责任”的初心,为人民谋福利、为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尽绵薄之力。

  恒力的企业文化,也是恒力人的文化,从“恒力速度”、“恒力质量”、“恒力梦”看出我们恒力的特质。这些,说到根上,是产业报国之心的“中国梦”。我认为,我们一定要做有意义的事情,要对国家有贡献。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当前网址:http://www.sx-news.com/shehui/2018-11-28/63489.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陕西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