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 昨天,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全面推进社会建设的意见》全文公布,提出了不断促进人际关系、群体关系、邻里关系等新说法,为群众找回归属感已经成为了政府的重要工作目标
昨天,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全面推进社会建设的意见》全文公布,提出了不断促进人际关系、群体关系、邻里关系等新说法,为群众找回归属感已经成为了政府的重要工作目标。
当多年前,单位不再“办社会”的时候,我们从一个个单位人回归到社会,但社会是一个广阔的天地,我们都是漂浮其中的小尘埃,难免感到孤寂、感到无助,只有找到了能融合其中的团体,心灵才算有了彼此依托的踏实。下面听听群众的感受和建议
虽然白天还都纷纷进入各个写字楼里上着班,但现代人不再觉得单位和生活密不可分。单位,这个曾经给大家解决住房、解决家属工作、解决孩子入托甚至解决孩子就业等人生大事的机构,逐渐剥离了过多的社会服务功能,越来越退化为单纯的工作场所;与此同时,现代人对单位的归属感也随之减弱。
一到周五就兴奋,一到周一就悲催,怎么可能在公司找到归属感呢?上班也就说说工作和“八卦”,虽然有例行的聚餐和活动,但同事之间不是上下级关系就是竞争关系,聊天都聊不痛快。我和公司的关系就是一个双向互利的关系,公司给我最大的归属感就是工资卡。
我现在租房子住,别说邻居不认识,就是跟我合住的那个女生,我们俩一天也说不上几句话,作息不一样。我今年开始养了只猫,叫“哆哆”,我就跟它腻在一块儿的时候最有“归属感”。
我好像都没有什么“社区”的概念,社区活动都是给退休老大爷老大妈们准备的吧?房东已经把房子委托给中介了,她才不关心这个小区有什么事呢!
杨阳(化名,在事业单位工作16年,副处级,住着单位分的福利房,但还是认为从单位找不到归属感):
我知道我说这个话,会招来很多骂。虽然我现在住的这个房子当初交的钱比市价低不少,可是为了这么一点福利,我付出的太多了。体力上的付出就不必说了,关键是精神上的压力,每天都在为如何完成不同领导吩咐下来的不同任务而绞尽脑汁,周末加班也是常事,很多时候都觉得心力交瘁。
领导总是号召我们要以单位为家,单位的工会倒也曾组织些娱乐活动,可是,陪着领导一起娱乐,你能尽顾着自己轻松愉快吗?我说句大白话,单位是领导的单位,也许可算做是他的家;可是对我们来说,单位就是我们的工地,普通员工要想在单位找到归属感,那真是很难。
共同的兴趣和爱好,会让大家渐渐靠拢并形成一个稳定的团体,羽毛球QQ群、健身群、驴友、电影俱乐部、书友会等等,这样的群体在目前的社会,尤其是大都市中呈现不断壮大的趋势,网络往往在最初的阶段起到了汇聚人气的作用。
刘娜(热衷组织各种校友活动,尽管告别校园已经三年,但她最强烈的归属感仍然来自学校):
我每个月都会和以前的同学聚上两三次,中学、本科、研究生的都有,我喜欢组织这些活动,对我一个无亲无故“漂”在北京的人来说,只有学校和同学才让我有归属感。
我觉得自己留在北京工作挺幸运,同学多。我有个同学是海南的,现在每次我们搞活动的时候,他都特羡慕。他一在群里说想念学校的图书馆、小饭店,我们就跟他说:“我们上周回学校跟某某老师吃饭了!”我发现自己和同学们聊天的时候经常都是微笑的表情,虽然隔着电脑谁也看不见谁,这就是归属感吧?
严颖(39岁,家住石景山,参加了羽毛球QQ群,还经常与同在一个幼儿园的妈妈们一起活动,去年还曾经结伴去青岛旅游):
我经常觉得,如果没有了羽毛球时间,生活简直毫无乐趣。只有和群里的朋友一起打球的时候,我才觉得放松。而且,爱运动的人多数都比较乐观、阳光,大家接触起来又没有功利心,交往得特别愉快。
因为孩子关系,我跟儿子好朋友的妈妈们也常联系,慢慢大家也都走得比较近,为的是给孩子创造一个跟更多小朋友交往的空间和机会,不能让孩子孤独地长大,连个发小都没有。
当前网址:http://www.sx-news.com/shehui/2018-11-23/59735.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陕西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