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旅沪级导弹驱逐舰在现代化改装么?

来源:本站 浏览

小编:  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搜索相关资料

  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搜索相关资料。也可直接点“搜索资料”搜索整个问题。

  作为中国海军第一种现代化导弹驱逐舰,旅沪级的出现无疑极大地增强了中国海军的作战实力,在舰体设计及舰载武器的配置上体现了中国20世纪90年代的最高水平。但客观地讲,设计经验及技术储备不足使其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在旅沪级2艘舰先后服役时,有些性能指标及舰载武器系统与国外功能、吨位类似的驱护舰相比已不具备任何优势,这也是该级舰在建造了2艘后就再没有继续建造的重要原因。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除由于后续动力系统订货中断所造成的原因外,更主要的还是由于旅沪级的整体性能已无法满足中国海军在90年代末开始的战略转型及近海防御的要求。未来中国海军要走向远洋,无疑需要更大吨位、综合性能更强的驱逐舰,因此再继续建造旅沪级这样的4000吨级驱逐舰是非常不明智的。

  当时间进入21世纪后,中国的雷达系统及舰载武器的研制已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在旅沪级服役近10年后,一些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舰载武器研制完成,而且先期对老式旅大级驱逐舰的系统升级改造获得了良好的效果。对于旅沪级来说,虽说在布局上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但其平台设计还是较为成功的,同时在舰体设计之初已考虑到了未来系统升级的需要(应用了一定的模块化技术),因此,旅沪级升级改造的时机已经成熟。就在此时,旅沪级首舰"哈尔滨"号在人们的视线中突然消失了,无论是军方还是非军方媒体都没有旅沪级的任何消息,加上当时国外军事评论机构及互联网上开始披露中国第三代驱护舰的建造工作已经开始,人们的视线及关注度便由旅沪级转到了新型驱护舰身上。

  2002年中旬,正当人们以极大热情关注着新型驱护舰的建造进度时,改装一新的"哈尔滨"号再次出现在国内各大媒体中。从外观上看,舰上的武器系统得到了较大的更新,舰体中部的反舰导弹换成了性能更好、射程更远的C803,且数量增加到了16枚。这种超强的火力配置远远超过了西方驱护舰上反舰导弹的配备标准。就对海攻击火力而言,改进后的旅沪级已走到了世界的前列(这一点也再次体现了中国海军一惯重视水面舰艇对海攻击的思想,并更加强调单舰的饱和攻击能力)。舰首的主炮换成了具有隐身炮塔的改进型,虽在性能上没有太大变化,但在火炮重量、可靠性、反应速度方面有一定提高。此外,舰首的防空导弹也由国产"海红旗"7替换了原来的"海响尾蛇"。最后,舰上的电子设备也有所变化,增加了新型电子战装备、大容量卫星通信、保密数据链系统、GPS定位系统等。舰上作战中心计算机的储存容量也得以扩充,提高了处理数据能力并为进一步改装留下了余地。旅沪级的2号舰"青岛"号也在随后进行了类似改装,使得两舰都达到了相当的技术标准。

  客观地讲,改造后的旅沪级的反舰、反潜能力还是较为理想的,增强了对现代高强度海战的适应能力,也比较符合中国海军海上作战的要求。但舰上仍然没有改变的防空系统却成为了旅沪级存在的最大问题。单就"海红旗"7的防空能力而言,其8~14千米的最大射程(分别对反舰导弹和飞机目标)、500米的最小射程、10米的最小射高、雷达/红外/光学复合制导体制以及730米/秒的飞行速度,特别是其较强的反导能力,在世界同类型防,空导弹中也属于较为先进的水平。但由于现代海空对抗的加剧,攻击方往往会使用多种攻击平台(攻击机、潜艇等)发射多枚反舰导弹从不同高度、不同方向对水面舰艇进行密集攻击(无论大国还是小国,这种方式都将是今后海上反舰作战的最主要攻击模式),这就使旅沪级"海红旗"7防空导弹系统的反击时间变得非常紧张。采用倾斜发射装置的"海红旗"7防空导弹无法形成全方位对空防御,在打击多个方向的不同目标时需要进行方向和高低范围的调节,从一个目标到另一个目标的火力转移时间要4-5秒;再加上雷达系统的反应时间,拦截一个目标的总耗时大约会增加10~15秒。这在打击单个目标时并不会出什么太大问题,但在面对不同方向来袭的多个目标时就很难会做出及时有效的反应,水面舰艇的自身安全也难以得到保证。

  用垂直发射型的近程舰空导弹来替代倾斜发射式的舰空导弹(这里不涉及中程防空弹的范围),可使水面舰艇具备全方位、多目标攻击能力,可提高近距离反导防空能力及火力密度。如美国改进了"海麻雀"防空导弹并通过MK48/MK41两种垂直发射装置发射;前苏联研制了垂直发射的SA-N-9近程防空导弹,用于替代老式的SA-N-5;英国在1982年马岛战争后研制了垂直发射的"海狼"防空导弹替代了老式6联装倾斜发射的"海狼",装备在23型导弹护卫舰上;法国在90年代中期研制了先进的"紫菀"15防空导弹;以色列也研制成功了垂直发射"巴拉克"防空导弹等。在装备了这些采用垂直发射的防空导弹系统后,水面舰艇获得了全方位的对空防御能力,同时在发射速率(最快可达1秒1发)、反应时间(基本等同于防空系统的反应时间)、载弹数量(16~32枚甚至更多)上也有了极大的提高,在配备多座火控雷达(即使防空系统同时具备多个火力通道)的前提下,一般可以实现同时对2~8个目标进行攻击的能力。这样,在面对多方向多个目标的攻击时,其拦截效能及范围要比采用倾斜发射的防空导弹至少高3倍以上,所以国外90年代后建造的驱护舰几乎全部装备垂直发射的近程防空导弹系统。由此可见,旅沪级目前所装备的"海红旗"-7防空系统已较难适应未来所面临的空中威胁。

  此外,旅沪级上用4座双37毫米舰炮构成的末端反导系统无论是火力密集度、精度及拦截性能都难以满足现代海上反导作战要求。现代水面舰艇上大都装备有性能先进的多管近防炮(像美国的"密集阵"、欧洲的"守门员"、俄罗斯的AK630M和"卡什坦"),并与火控系统构成二位或三位一体形式。可以说,没有可靠的近防反导系统,水面舰艇的防空系统就是不完善的。在21世纪的海战环境中,双37毫米舰炮的反导能力已很有限。中国在90年代中期开始了多管近防炮的研制,相继推出了两种多管近防炮,整体性能基本达到了世界同类产品的性能,基本解决了中国没有可靠的舰载近防武器系统的问题。如果旅沪级进行防空系统的改装,除了防空导弹外,近防武器系统也应是改进的重点,从成本及性能方面考虑,国产近防炮无疑是最为适合的。而且每座多管近防炮的火力可以达到原双37毫米炮的10倍以上,这将使旅沪级的抗打击能力及生存力都得到大幅提高。◆新型防空系统的选择

  中国的舰载防空系统虽发展不算太晚,但技术水平较低,加上受到多种原因的影响,使中国在此领域长期与国外先进水平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只是在引进了法国"海响尾蛇"防空导弹并实现了国产化后,才使海上防空能力有了较大增强。90年代后,随着中国经济、科技实力的增强以及一些关键技术的引进,也开始了新一代舰载防空系统的研制工作。根据目前可以获知的资料,该系统的导弹是俄罗斯的SA-N-12。SA-N-12防空导弹的性能完全可以担负舰队防空中时中程防御任务,可对抗大规模现代武器的空中袭击和导弹攻击。该系统不仅可以弥补舰载远程防空导弹最小射程、最小射高都偏大的不足,也可用于对现役驱护舰进行改装,提高中国海军整体中、近程对空防御作战能力。如果旅沪级要换装防空导弹系统,这种6联装SA-N-12垂直发射防空导弹系统应该是最合适的选择。

  如果国产近程防空系统型号仍然存在某些问题,那么选择国外成熟的产品不仅可以保证短时间内解决相关系统上舰的问题,同时还有利于战斗力的快速形成。从目前中国海军装备发展的情况看,国产装备与引进装备共存的状况将会继续存在,因此也就不能排除使用国外成熟产品的可能。目前选择范围只能限于俄罗斯,而最有可能获得、并符合作战要求的则是SA-N-9近程防空导弹系统和采用垂直发射的9M317ME中程防空导弹系统这两种。

  SA-N-9防空导弹系统在俄海军已装备了10多年,是前苏联在80年代后期由"牛郎星"设计局研制的一种舰载近程防空导弹系统。该系统主要用于对80年代以后出现的掠海飞行反舰导弹和空中目标进行拦截,是一种全空域、全天候、多通道自主式武器系统,是目前世界上性能先进的防空导弹系统之一。导弹采用垂直冷发射方式,发射装置为一种独特的圆型发射模块,每个模块内可以储存8枚导弹,发射装置上有一个导弹发射口,弹舱内的导弹依次旋转到发射口处发射(由于采用旋转发射,其发射速率要比西方垂直发射装置慢一些)。SA-N-9防空导弹系统中最有特色的是MR-360火控雷达,它采用相控阵体制,可在60X60度空间内同时制导4-8枚导弹攻击4个目标。这样,一部制导雷达就实现了多目标攻击能力。如果旅沪级要选装国外近程防空导弹系统的线系统无论性能、体积、重量都是非常适合的。

  另一种垂直发射的9M317ME中程防空导弹是俄"施基利"系统中的最新改型,它不仅采用了热发射方式,而且导弹也换为更为先进的9M317ME型。导弹采用12单元垂直发射装置,最大发射速率可达到1-1.5秒/发,这对同时打击多目标是非常有好处的。9M317ME导弹的机动性、精度、反导性能比原先的9M38导弹都有很大提高,射程也提高到了40千米,与"施基利"系统配备的雷达、火控系统相配合,可以构成4~6个多目标攻击能力。垂直发射型9M317ME是俄目前极力推销的一种新型舰载防空导弹系统,该系统用于对旅沪级的改装也是比较理想的选择。本回答由提问者推荐已赞过已踩过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评论收起

当前网址:http://www.sx-news.com/junshi/2019-08-25/129020.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西部头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