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 这一思想大约形成在奴隶社会的初期,到奴隶社会的末期基本成熟
这一思想大约形成在奴隶社会的初期,到奴隶社会的末期基本成熟。以仁为本的战争观,主要包括两层含义:
(1)战争支柱--以仁为本。《司马法·仁本第一》开宗明义:古者,以仁为本,以义治为正。正不获意则权。这段话的大意是:在古时候,人们都是以仁爱为根本,用合乎情理的方法来治理天下。当正常的方法行不通,就该使用变常的手段。也就是说该动武了。作者又认为,仁者使人亲,义者使人悦。此二者,才是战斗力的凝聚核,才是赢得战争胜利的基础。
(2)战争准则—师出有名。《礼记.檀弓下》主张‚师必有名,认为师出无名,必将遭到众人的反对,定成败局。
诚然,这种朴素的战争观思想,是受当时的历史条件限制的。它代表的毕竟是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讲仁义只是为了处理新兴地主阶级内部之间关系,要人民心甘情愿地服从他们的统治。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还是具有一定的进步性。当然,这也为后人认识战争、研究战争奠定了基础。比如说,大家所熟悉的名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以及对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的区别等,都是从这种朴素的战争观思想发展进化而来的,甚至有的思想到现在还在运用。
在孙子以前,人们对战争所持的态度是不一致的,有人支持,有人反对。反对战争的人们认为,“兵,天下之凶器”,不可提倡。他们主张‚“以道佐人主”,而“不以兵强天下”。而孙子站在新兴地主阶级的立场上,用当时比较进步的思想和方法观察战争,旗帜鲜明地从理论上支持战争,号召人们积极研究和参加战争。他提出的“四战”思想(重战思想、慎战思想、备战思想、善战思想),构成了“不战则已,战则必胜”的战争指导原则。
1、重战思想。顾名思义,就是重视战争,重视对战争的研究和准备。《孙子兵法》开宗明义、大声疾呼:“兵者,国之大事,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认为战争是关系到国家民众生死存亡的头等大事,不能不认真研究和对待。这段关于战争的精辟概括,是古人对战争认识上的一个重大飞跃,对于人类认识战争,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贡献。
2、慎战思想。即慎重对待战争,不轻易言战。《孙子兵法》中这样写道:“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故明君慎之,良将警之”。国家灭亡了就不再存在,人死了就不能再活。所以对待战争问题,明智的国君要慎重,贤良的将帅要警惕。从这点出发,古人又提出“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这些思想对我们处理国际问题和地区冲突是很有参考价值。
3、备战思想。其意就是未雨绸缪。春秋战国时期,大国争霸、小国图存图强,战争频繁。一些国家武备周全,抗住了敌国的进攻,保住了自己。一些国家武备强盛,吞并了他国。也有一些国家武备松弛,被别国灭掉了。生活在那个时代的孙子,受当时形势的影响和思想的熏陶,提出了必须重视战备的思想,并告诫人们思想上时刻不要忘记战备,做到“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也就是说,对战争的立足点要放在事先做好充分准备,严阵以待,使敌人不敢轻易向我发动进攻的基点上。
4、善战思想。就是要会用兵打仗。如何做到这一点,智者见智,仁者见仁。而孙子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一是注重以“道”为首要因素的多因素制胜论。“道”就是政治,是‚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也。 当然,在注重道的同时,其它四个天、地、将、法因素也不可忽视。二是庙算制胜论。庙算,是古时开战前在庙堂举行军事会议,商讨与谋划战争的一种方式。《孙子兵法.计篇》中说:“未战而庙算者胜,多算胜,少算不胜。”在《形篇》中又说:“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先胜而后求战”也。《孙子》主张战前要算,要对战争全局进行计划和筹划,定出可行的战略方针。三是“诡道”制胜论。《孙子》里讲道:“兵者,诡道也”,因此,他提出了“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的诡道之法,进而达到“攻其无备,出其不意”的目的。“马陵之战”就充分体现了孙子的善战思想。
从这一成功战例中,我们不难看出,齐军之所以获胜:一是待机适时,正确选择了出兵的时机和出击的方向,确保了战争的主动权;二是运谋得当,采用“减灶”的方略,误敌、疲敌,诱敌就范;三是设伏得法,选择马陵道狭的有利战场,在有利于己而不利于彼的时间、地形上,采取有效的攻击方式,夺取决战的胜利。
《孙子兵法.谋攻篇》中写道;“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孙武简明扼要的语言,指明了战争的普遍规律。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是孙子兵法最光辉的军事思想,同时他提倡的谋略也是建立在了解敌我双方力量的基础上的,因此我们认为它始终贯穿于《孙子兵法》之中。何谓“知己”,知胜有五,对自身条件的严格审查和分析,这样才能做好客观的分析,才能知道我方的军事优势何在,以此进行谋略和战术安排。何谓“知彼”,知彼即对敌方的力量能进行深入的了解,分析敌人的优势和劣势,以做到避强击弱,因敌谋略,采取不同的应战方案。所谓“知己知彼”即为了“运筹于帷幄之中”,以“决胜于千里之外”。
古往今来,历代军事学家都在运用这一具有普遍意义的基本规律,经过时间的证明它不管是对战争、商业活动,甚至政治活动都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战争中这一规则的运用是最为广泛的。唐朝开国之初,政局未稳,边境时常受到东突分子的干扰,面对这种状况唐高祖李渊一时无计可施,只好决定京都迁移出长安。李渊的儿子李世民是一名骁勇善战的年轻军,对于父皇的决定坚决反对,认为大唐皇朝成立之初,区区几个东突分子闹事就要搞得迁都,国威何在。于是带领军队到泾阳与东突厥展开战斗。
双方实力悬殊,东突厥有兵20多万,而李世民所带军队不过几百。但是令东突厥颉利、突利二可汗惊讶的是李世民居然天不怕地不怕,仅仅带着100骑兵就直奔阵前和颉利、突利二可汗,说:“我们已与你们可汗结盟,为何违约来犯?如果你们可汗真有本事,就请可汗与我李世民一人来决战。如果派兵攻打,我这百名士兵拼死迎战,决不后退。”李世民如此的阵势,加上他深情镇定威严,使得颉利、突利二可汗认为大唐肯定设有埋伏,因此不敢下令进攻。李世民见状又说:“你以前与我们有盟,出兵袭扰,为何不守信用?”这一反问使得颉利、突利二可汗哑口无言,李世民的种种胆大的行为不得不使颉利相信突利和李世民勾结,军情泄露出去了。鉴于这种状况,只好退兵,待时机成熟再出战。
李世民设计突击突厥,使他们仓皇而逃。一时间,李世民的军队士气高昂,大家都认为要乘胜追击。李世民认为,大唐皇朝建立才不久,应该以修生养息为主,而不是一味好战。于是,李世民与颉利会盟,并赠其大量金帛,目的是“欲取之,必固与之”。从此大唐边境和谐安定。李世民晓知颉利的心态,据此采用一系列离间战术,然后采取突击获胜。真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深刻应用。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当前网址:http://www.sx-news.com/junshi/2019-06-15/113888.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陕西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