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 加强全域国际化社区建设,对于身为国家级新区的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以下简称天府新区)而言是增强其对外开放吸引力和软实力的强力保障
加强全域国际化社区建设,对于身为国家级新区的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以下简称天府新区)而言是增强其对外开放吸引力和软实力的强力保障。如何突出顶层设计谋划推动建设步伐?在工作实施过程中怎样突出公园城市特点?通过什么样的措施有效整合各方资源,推动多元参与?3月28日,天府新区成都管委会召开全域国际化社区建设新闻发布会,就全域国际化社区建设的总体思路、目标举措、实施路径等进行了系统介绍。
记者从会上获悉,2019年,天府新区将启动麓湖、兴隆湖、麓山、天府中心、安公、南山6个全市示范点位,以及9个新区示范点位的“6+9”国际化社区示范点位建设工作;到2021年形成完善的国际化社区建设指标体系和可复制可推广的国际化社区建设经验,新区国际影响力持续增强;到2023年基本实现国际化社区全地域覆盖,打造出一批具备全国知名度的品牌国际化社区,构建具备国际水准、全国示范的国际化社区发展治理体系。
据天府新区成都管委会基层治理和社会事业发展局局长李广介绍,建设国际化社区,核心是坚持国际理念、国际标准,重点是完善社区功能,提升生活品质。为此,天府新区创新提出了“全地域覆盖、全领域提升、全行业推进、全人群共享”的总体工作思路,研究制定了全域国际化社区建设制度体系。
同时,天府新区还出台了相关实施方案,明确总体目标、基本原则、重点任务和实施步骤,系统谋划全域国际化社区建设的工作路线等。根据方案,天府新区将重点围绕“一心三城”功能区、“中优”区域、乡村区域规划建设不同类型、各具特色的国际化社区。
“天府新区将着力构建以公园体系为基本架构的国际化社区新形态、新场景。”据天府新区成都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园绿地将在天府新区作为国际化社区的标配,规划建设“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7大郊野公园+20个城市公园+小游园+微绿地”全域公园体系,到2022年筑牢“一山两楔三廊、五河六湖多渠”的生态格局,呈现“推窗见景、出门入画”的美好意境。
同时,天府新区还将公园形态与城市空间有机结合,聚焦核心功能,着力构建园区、居区、景区“三区融合”,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合一”的新型社区形态。值得一提的是,社区生活消费场景、公共空间、服务功能、活动策划等将与公园体验有机结合,植入文化、教育、体育、休闲娱乐等活动空间,布局无人超市、蜻居酒店等应用场景,发展绿色餐饮、亲子体验等新型业态,实现生态价值向人文价值、经济价值、生活价值的转化。
针对聚焦国际化人才生活社区的需求,天府新区将同步实施双(多)语标识系统全覆盖、社区服务提质增效、民生事业跨越发展、公共文化外向拓展等5个配套行动计划。
据了解,5个配套行动计划包括:建智慧化社区服务管理体系,布局国际学校、国际医院,打造国际赛事品牌,打造国际商圈,营造类海外生活场景等,从而打造开放包容的国际人文环境。具体而言,打造国际化区域商圈——以天府新区国际化顶级商圈为核心,重点打造中央商务区、成都科学城、锦江·麓湖、天府文创城等特色化区域商圈,积极引进国际化生活性服务业项目;打造国际性公共文化交流载体——今年启动天府文创城中意文化产业园建设,打造“百老汇百姓剧场”“群众爱乐乐团”等中西结合公共文化活动品牌。2023年底前,积极向省、市争取布局国际性音乐厅、美术馆、艺术馆等重大文化基础设施,利用现有的麓湖A4美术馆、麓山美术馆、蓝顶艺术区以及毛家湾博物馆文化点位资源,打造更能服务新区市民的复合型文化中心;推进教育国际化信息化——到2025年,促成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达到4-5个,引进优质国外教育课程15门以上,建成20所区级教育国际化示范学校,1所外籍人士子女学校,3个国际汉语推广基地学校。
在充分借鉴上海、杭州、深圳的经验成果基础上,天府新区在推动全域国际化社区建设过程中,将尝试一系列创新。
包括:探索“泛社区”模式,围绕片区主导功能,打破镇村建制,推动要素聚集;探索“主推动”机制,复制推广“五线工作法”“五步工作法”等新区模式,推动街道、社区发挥主体主导作用;探索“共参与”机制,创新试点成都哈密尔顿麓湖学校、万科云城等政企共建项目,支持组建全省首家由开发企业注资发起的社区基金会,推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记者 王李科 )
原标题:高标准全域打造国际化社区 天府新区成都管委会举行全域国际化社区建设新闻发布会
当前网址:http://www.sx-news.com/junshi/2019-03-30/84209.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陕西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