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军事变革视野下的未来智能战争

来源:本站 浏览

小编:  进入新世纪以来,信息革命进入加速和深化发展的新阶段,以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为特征的技术应用迅速将人类社会拽入智能时代,新型智能武器的出现正在将军事斗争拖进智能战争阶段,正在颠覆传统的军事战略及其作战模式,重塑新时代的军事安全

  进入新世纪以来,信息革命进入加速和深化发展的新阶段,以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为特征的技术应用迅速将人类社会拽入智能时代,新型智能武器的出现正在将军事斗争拖进智能战争阶段,正在颠覆传统的军事战略及其作战模式,重塑新时代的军事安全。

  武器装备是军事斗争的基本工具,军事领域的颠覆性革命也通常始于武器装备性能质的飞跃。如同人类历史上不断重复的那样,每一次科技进步所带来的武器装备进步,都会给军事领域带来巨大的冲击。进入新世纪以来,信息革命进入加速和深化发展的新阶段,以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为特征的技术应用迅速将人类社会拽入智能时代,新型智能武器的出现正在将军事斗争拖进智能战争阶段,正在颠覆传统的军事战略及其作战模式,重塑新时代的军事安全。超高音速智能无人机

  超高音速飞机目前依然处于概念研发阶段,一般是指飞行速度在5马赫(五倍音速)以上的飞机,即6120公里每小时。虽然中、俄、美三国都曾成功地进行过超高音速导弹试验,但是目前没有任何国家公开宣称已经成功地进行过五倍音速的飞机飞行试验,但该领域的军备竞赛已经在进行。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正在研制的SR-72新型隐身多用途无人飞机飞行速度据传可以达到惊人的6马赫,即6倍音速。该公司超音速项目经理布拉德·利兰(Brad Leland)指出:“超音速飞机再加上超音速导弹,可以在一个小时内跨越重洋穿透任何防空力量,攻击任何地点。”他还认为,在未来数十年,速度是应对不断崛起的新威胁的关键,“该技术将改变战场上的游戏规则,就像今天隐身能力所带来的改变那样。”更为重要的是,超音速飞机并不像想象的那样昂贵和难以实现。SR-72型无人机预计2030年就可以正式服役。在过去的数年中,洛克希德·马丁臭鼬团队(Skunk Works)一直在与洛克达因喷气发动机公司合作,致力于将速度提升到6马赫,实现性能与价格的完美结合。

  超高音速飞机可以执行远距离快速打击任务,使得无论是幅员辽阔的大国,还是具有天然地理屏障的国家,都将丧失传统的“距离”优势。防御方的反应时间极为有限,几乎难以拦截,防御系统极易被突破。但是,超高音速飞机飞行期间所产生的加速度根本不是人类所能承受的,因此使用人工智能来取代人类是大势所趋。由于没有人员参与,无人机可以执行更加危险的任务,再加上高敏度侦察能力和快速反应打击能力,使得它与常规武器和进攻方式相比,更能够抓住稍纵即逝的进攻机会,从数千英里以外的地方迅速投入战场,实施精确打击。美国五角大楼格外重视超高音速武器的研发,要求在2019财年预算中将相关资金增加136%,高达2.57亿美元。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新任局长史蒂文·沃克(Steven Walker)直言其机构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因为其超高音速研发基础设施只相当于竞争对手的一半。俄罗斯总统普京在2018年3月7日的国情咨文中也指出,在2017年12月,俄罗斯就已经开始列装新型高精度高超音速航空导弹“匕首”。根据普京的讲话,该型导弹的飞行速度可达到10倍音速,在飞行过程中可完成全方位机动,射程达2000公里。如果数据为真,那么俄罗斯可以凭借这件超音速利器突破任何导弹防御系统。

  20世纪末,美国游戏娱乐公司暴雪公司开发出一款名为“星际争霸”的电子游戏,其中有一款经典武器“空天母舰”,用科幻的方式超前地揭示了未来战争可能使用的武器:一个巨大的空天母舰在战斗中释放出12个小型战斗机,发起集群攻击,迅速摧毁目标。事实上,人工智能和无人机技术的发展正在将这种空天母舰从科幻转变成为现实。2017年1月美国《60分钟时事》节目报道了美军最新无人机蜂群的作战演示:超级大黄蜂战斗机在飞行过程中突然释放出密密麻麻的黑色胶囊,瞬间变身为无数个微型无人机冲向既定目标,展示出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战斗模式和疯狂战斗力。根据公开资料,“蜂群作战”概念早在美国国防部的《2002年—2007年无人机路线图》中就已经提出,后来在2016年被美国空军正式定义为:“一群小型无人机为实现共同目标,通过彼此接口自动组网,协同行动。”

  目前,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也已经与雷声(Raytheon)、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Northrop Grumman)签订承包合同,研发在城市环境下的无人机蜂群作战模式。该项目被称为“进攻性蜂群战术(Offensive Swarm- Enabled Tactics,简称OFFSET)”,目的是研发小型空中无人机和地面机器人或机器作战车,能够以250个或更多数量进行蜂群式攻击行动。这些蜂群系统能够与小单位步兵部队合作,以便在复杂的城市环境中更加安全有效地完成各种各样的任务。所以,未来战场上我们完全可以想象一架飞机或者装甲车瞬间释放成百上千架小型或者微型无人机,一时间像蜂群一样铺天盖地席卷敌军。在人工智能的支持下,无人机蜂群完全可以实现相互配合,进行协同作战,凭借轻量化、小体积、灵活起飞和可回收等特点,可以进入任何掩体,既可以执行侦察和定位工作,也可以直接执行攻击任务,甚至发起自杀性攻击。事实上,更加小巧的飞行机器人已经不再是科幻小说中的事物。由美国军方资助的哈佛大学研究人员,甚至已经成功地开发出一种和苍蝇一样大小的机器人飞行器。这种飞行器完全可以应用到战争中,更加隐秘地从事侦察与情报搜集工作,甚至直接实施暗杀任务。凭借3D打印技术,小型无人机可以以非常低廉的成本被制造出来,以成本优势碾压目前存在的各种传统高科技武器。

  未来,美军将致力于装备多种这样的无人机系统:具有一定智能自主能力、体积小型化、可在集群条件下互相协调甚至与有人机协同作战,并且成本低廉、可以回收,以实现战场上的蜂群无人机战术。蜜蜂群体行动时,每只蜜蜂并不需要掌握所有信息,只跟自己周围几只小伙伴进行信息交流,然后,通过网络式共享信息,从而使整个蜂群明确行动目的。一旦无人机蜂群战术成为现实,那么攻击能力将成倍上升。在科幻电影《变形金刚》系列最新一季《最后的骑士》中,人类已经能够凭借大量微型无人机对曾经一度碾压人类科技与军事实力的变形金刚实施有效地猎杀。面对协同作战的无人机蜂群,威武庞大的变形金刚只能“大炮打蚊子”,根本无还手之力,即便能够打落几架,但还会有更多的无人机蜂拥而至。2017年英国《简氏防务周刊》曾报道,美国陆军训练与理论司令部司令戴维·珀金斯在3月13日开始的美国陆军协会防务展上发表讲话,提到美国的一个“亲密盟友”曾用“爱国者”导弹击落了“商用级四轴无人机”:“从经济角度来看,这交换并不划算,用数百万美元的导弹去击落200美元的无人机,你的对手会说:‘嘿,让我们再去网上买更多的无人机’,然后就会耗尽你的导弹库存。”

  一方面,人工智能控制的机器人,包括无人机、无人地面车辆,成为人类作战班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些复杂地形区域,例如城市中,无人机和地面机器人的感知和自主能力,能够大大提高作战班组对威胁的感知和应对能力。在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的模拟作战场景中,无人机和地面机器人都可以在没有遥控或更多监管的情况下像班组正常成员一样,采取一种直觉的方式行动,并保持在班组中的正确位置,同时将感知到的信息适时传递给同班组其他成员的护目镜上和指挥部的屏幕上,让单个士兵获得超人般的战场感知能力。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还致力于在未来实现人机结合,直接将人工神经系统植入或嵌入士兵的大脑,增强其认知能力,创造超级士兵。另一方面,该计划局的最终目标是由机器彻底取代人类成为作战的主角。尽管开火和停火的最终决策依然由人类做出,但在整个军事行动中人工智能承担了最主要的工作,包括情报搜集、目标筛选、作战规划等。人类越来越沦为最终只需要按下按钮的“局外人”(Out of the loop)。例如在“定点清除”行动中,人工智能系统可以通过卫星、电话、电脑乃至各地联网的摄像头,追踪、筛选、锁定目标,最终进行远距离快速打击行动。事实上,人工智能系统可以全天候监控特定地区,一旦出现可疑分子,立即自动开展识别和追踪工作。在获得允许指令的前提下,武装无人机可以迅速出动实施猎杀任务。尽管具备决策能力的人工智能武器在短时间内不会出现,也难以被接受,但随着人工智能的进一步发展,全自动化智能机器人的发展趋势非常明显,最终一定会在战争中应用。2012年初,美国最新武装无人机X-47B已经成功完成地面和舰载测试,可以在没有任何人员现场或远程指挥、操作下,完全依赖计算机,实现在航空母舰上的起降。

  未来,随着生物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军事应用,智能化武器必将成为现实。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已经启动“阿凡达”尖端科技项目,致力于探索利用意念控制机器人作战。该项目构想就来源于科幻电影《阿凡达》,目的就在于打造由人类大脑远程控制的“机器人兵团”。未来战场上可能出现各种先进的大脑控制装备。武器装备不再是一个外部工具,人与装备可能融合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实现人机合一。这些机器人兵团本质上就是各种类型适用于陆海空天等不同战场的智能无人机。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局长史蒂文·沃克博士认为,人工智能以及“自动化或半自主系统”是全球军事领域潜在的具有变革性的技术,有望彻底改变现代战争的性质。

当前网址:http://www.sx-news.com/junshi/2019-02-23/126243.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陕西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