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 咱们还是从刘秀的经历说起
咱们还是从刘秀的经历说起。西汉末年天下大乱,各地起义军纷纷揭竿而起闹革命,这其中就有一支军队是刘秀领导的。随着形势的发展,刘秀与新莽军队在河南昆阳开战了,当时刘秀一帮人马只有两万多,王莽军队的兵力号称四十二万,乍一看想要打赢这场仗基本没可能。可刘秀就是刘秀,最会打仗那可不是虚的,他挑选了两千人作为敢死队,竟然以少胜多地击败了王莽。昆阳战役后,起义军一天天壮大,从白手起家到夺取政权,刘秀仅花了十年时间就扫平天下,坐上了龙椅。明末大思想家王夫之就认为刘秀打江山的难度,比刘邦大多了。
刘秀当了皇帝之后,虽说是天下初定,其实在局部地方,战争还在继续。汉朝边境上那些少数民族,比如匈奴、鲜卑等部落,时不时就来骚扰一下。按说刘秀那么会打仗,手下都是精兵悍将,教训一下匈奴,肯定是不在话下。可刘秀呢,面对匈奴的骚扰,就是按兵不动,为了减少边境上的军事摩擦,他下令把边境的六万多居民全部搬到居庸关以东,还下令减少兵役调度。
其实在当时,在匈奴周边的很多西域小国都对匈奴的不断侵犯忍无可忍,他们曾经联名写信给刘秀,提出联手对抗匈奴,可刘秀接到了信,却没理这茬儿。
后来匈奴国内闹灾荒,又加上国内贵族内讧,眼看就要玩完了,面对这样一个大好机会,刘秀还是没有动手。
刘秀这么一忍再忍,让手下的大臣们都看不下去了,我们不禁要问,刘秀为什么要对匈奴这么一忍再忍呢?
刘秀当时心里很明白,要坐稳江山,对强大的匈奴,政策只能是以安抚为主,只要不影响汉朝政权,要尽力维持和平。原因如下:
首先,当时刘秀刚当上皇帝,政权还不稳固,对于刘秀来说,稳固内部显然比对付匈奴更重要。
第二,当时的老百姓们,刚刚经历了改朝换代的混战,普遍厌战,维持和平能起到安定民心的作用。
第三,刘秀把西域和匈奴一直是当做一个整体来看待,西域在汉朝和匈奴之间本身就是一个敏感话题,汉朝如果在建国初年就明显倾向于西域,那极有可能会引发和匈奴的战争。在这样的考虑之下,就没有对匈奴动武。
可是在刘秀心里,并不是害怕匈奴,也不是不想拿下匈奴。当时有个大臣看着匈奴不断找茬儿闹事,就要求出兵,刘秀说了一句话,他说如果用国家三分之一的力量就能灭掉匈奴,当然是求之不得的事情。可是当时匈奴的力量也很强大,出兵灭掉匈奴,结果基本上是杀敌一万自损八千。这样的事,对于刚坐上龙椅的刘秀当然不肯干了。
后来汉朝国力逐渐强大,到了刘秀的儿子汉明帝的时候,才有了出击匈奴,班超出使西域等一系列的历史事件,最终彻底消灭了匈奴的威胁,也全面控制了西域。
也正是因为刘秀在面对匈奴挑衅的局面下,以时间换空间,在国内展开一系列增强国力的政策,才有了“光武中兴”的局面。
当前网址:http://www.sx-news.com/junshi/2018-12-28/85725.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陕西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