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科普:抗日战争期间中日双方轻武器的射程比较别被神剧骗了

来源:本站 浏览

小编:  越来越多的抗日影视剧中,军事常识大多禁不住严格推敲,尤其是在双方轻武器的实战对射剧情中,射程、供弹、杀伤力等环节基本罔顾事实

  越来越多的抗日影视剧中,军事常识大多禁不住严格推敲,尤其是在双方轻武器的实战对射剧情中,射程、供弹、杀伤力等环节基本罔顾事实。那么,在抗日战争中,双方军队所装备的主流轻武器,射程的准确数据究竟是多少呢?综合性能到底又有多大的差距呢?本文尝试着分析一下。

  步枪是二战时期步兵的基础装备,直接影响着战场整体火力的优劣,《长沙保卫战》有个片段反应了这个问题,当日军步兵在火力掩护下强渡新墙河时,杨汉域第20军的川军兄弟们隐蔽在南岸阵地里射击,步枪却打不到敌人,无奈之下,营长命令战士们跳出战壕前移100米,冒着敌人的炮火伏在河岸上射击。鬼子是打着了,伤亡一定增加。

  抗日战争早期,中国军队装备的步枪主要有三种,其一是比较先进的进口“捷克式”步枪(不是机枪奥),但数量很少;其二是清末开始生产的“汉阳造”步枪,数量最多;其三是巩县兵工厂1935年定型的“二四式”步枪,这款步枪在研制过程中蒋介石亲自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所以又被命名为“中正式”。

  捷克式基本可以忽略不计,先说汉阳造,它在1904年之前的型号叫“老套筒”,之后称为“八八式”,标尺射程1800米,但有效射速仅有300米,如果是枪龄较长膛线米能有准头就算不错了,所以川军才不得不跃出战壕对射,因为他们的装备太老旧了。

  “中正式”步枪的表尺射程2000米,有效射程可达600米,它仿制的是德国1924年定型的毛瑟步枪,实际技术比汉阳造要领先两代,在当时算得上世界一流水平;而日本“三八式”步枪的表尺射程是2400米,有效射程是460米,子弹口径和杀伤力均不如中正式,所以在500米左右距离的对射中,使用中正式的国军一点也不吃亏。

  科普一下,所谓“表尺射程”是子弹能飞出去的最大理论距离,在实战中意义不大;而“有效射程”是指能达到预期的精度和威力所需要的距离,这才是王道。

  问题在于,中国军队在抗战初期节节败退,武器装备损失非常严重,而中正式的产量又不能满足基本需要,所以连中央军嫡系部队也不能配备齐全。在1938年底的第一次南岳军事会议上,第51师师长王耀武曾经与第71军军长宋希濂探讨过中日步兵轻武器的性能比,结论是中正式要强于三八式,但号称精锐的第74军51师,中正式也只装备了三分之一的步兵,余皆“汉阳造”。

  黄桥战役被新四军消灭的第三战区翁达独立第六旅,只因为全部装备捷克式轻机枪和一水的中正式步枪,3000多人即被称为“梅兰芳”式部队,若非中正式产量有限不能大规模列装,独六旅哪里来的如此雅号?

  抗日战争国军吃亏的主要是重武器火力差距悬殊,以及轻武器的“万国造”,其实最关键的还是“单兵素质”,这是王耀武和宋希濂等一线部队长的共识,一人一枪无甚特别,百人百枪高下立判,万人以上则战斗力呈几何型拉开距离,文化、训练、狂热等作风培养非一朝一夕之工。

  看一下中日军队的轻武器理论数据对比:捷克式轻机枪的表尺射程是1500米,有效射程是1000米,歪把子的表尺射程是1000米,有效射程只有600米;民二四重机枪表尺射程2000米,有效射程1000米,九二式重机枪的表尺射程2400米,有效射程1000米;毛瑟驳壳枪有效射程50到100米,“王八盒子”有效射程只有50米。

  因此结论很清楚,在1000米的距离上只能完成重机枪对射,600到800米勉强可以进行轻机枪对射,400米上下步枪兵可以开火,如果是手枪互射的线米都属于耍流氓。 当冲锋的日军还在50米开外,用手枪射击完全就是瞎蒙,能不能打中基本是靠运气了,不过抗日神剧的导演们一般不研究这个,几百米外用镜面匣子爆头,也是常有的桥段。

当前网址:http://www.sx-news.com/junshi/2018-12-08/70976.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陕西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