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小学网校“串”起万人“大班”

来源:本站 浏览

小编:  从这学期起,成都市实验小学一年级、四年级各一个“网络实验班”的学生上课时,不仅会像往常一样响亮地向老师问好,还会同时向远方那些未曾谋面的同学们打招呼:“同学们好!”因为他们都知道,从这个学期开始,他们的课堂不再是封闭的“教室”,而是一个开放的空间——通过网络传输,在甘孜、阿坝、凉山、乐山、绵阳等地,还有65所小学的上万名同学与自己一起分享实验小学这所省内知名小学骨干教师的教育教学智慧

  从这学期起,成都市实验小学一年级、四年级各一个“网络实验班”的学生上课时,不仅会像往常一样响亮地向老师问好,还会同时向远方那些未曾谋面的同学们打招呼:“同学们好!”因为他们都知道,从这个学期开始,他们的课堂不再是封闭的“教室”,而是一个开放的空间——通过网络传输,在甘孜、阿坝、凉山、乐山、绵阳等地,还有65所小学的上万名同学与自己一起分享实验小学这所省内知名小学骨干教师的教育教学智慧。据悉,从本学期开始,实小一年级、四年级各有一个班,加入了“全日制远程植入式教学”,全程向偏远山区的师生们开放该校的优质教育资源。

  这是自高中教育阶段的成都七中、初中教育阶段的七中育才学校先后启动远程教育支援民族地区教育发展项目后,我省启动的第一个小学远程援助民族地区教育发展项目,并由此形成了小学—初中—高中完整的远程教育援助体系。据介绍,今年3月,我省决定实施第二轮《四川省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并明确要求向民族地区开展与初中、高中相类似的小学远程教育,以帮助民族地区的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帮助民族地区的孩子接受高质量的小学课堂教育和先进文化的熏陶,实现“扶贫先扶智,治穷先治愚”的基本目标。

  按照计划,三年内实验小学每个年级的课堂都将“远程传递”到65所项目学校,且将逐步扩大覆盖范围,让更多的孩子有机会享受实验小学的优质教育资源。据了解,参与“全日制远程植入式教学”的65所小学,与实验小学实现了同时备课、同步上课、同步作业和同步考试。

  区别于中学远程教育的“课堂直播”,小学远程教育更侧重于教师团队的成长,以及学校文化的植入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培训。据省特级教师、市教育专家、市特级校长、实验小学校长陆枋介绍,与中学实施的远程课堂同步教学不同,实小“全日制远程植入式教学”未采取同步传输课堂教学情景的形式,远端学校(除实验小学以外的其余65个项目学校)的师生也不会完全照搬实小课堂教学的一举一动,而是将实小“网班”的语文、数学、外语课堂教学状况全程录像,通过卫星传送视频给远端学校,让那些已经“预备课”的教师“读课”——对比自己备课与实小实际上课状况,消化吸收名校教师的教学智慧,再根据本校实际修改教案,然后为学生上课。

  “远程植入式教学”通过提供持续的、系统的课堂教学和学校活动实录视频和资料,使远端学校在不断的读课、备课、还课循环中,先易后难、先表后里,慢慢读懂、理解、消化、吸收实验小学课堂和活动背后的办学思想,体会育人观、教学观、管理观和发展观,并内化形成比较先进的、系统的、稳定的教育教学理念。

  陆枋认为,这种方式的最大特点是“首先培训教师”,“只有提高教师的水平,才能真正有效提升远端学校的办学水平,最终让学生受益。”她认为,“远程植入式教学”的核心在于着力为民族地区培养一大批优秀教师,将先进的办学理念、优秀的文化内核、优质的课堂教学、前沿的教研活动、精彩的第二课堂以及精细化的管理举措等,植入到远端学校,提升学校软实力。

  实验小学“全日制远程植入式教学”采用“14414”模式来完成,其中包括教学活动的“144”模式和文化植入的“14”模式两个部分。

  “144”模式采用“一个同时”(联网同时备课)、“四个统一”(教学资料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教学思路统一,教学测试统一)和“四位一体”(“前端教师”、“远端教师”、“把关教师”、“技术教师”四位教师分工合作来完成教学活动,确保实验小学优质教育在远端学校原滋原味使用。

  实验小学自今年9月以来,每周至少要举行一次远程联网备课,由“把关教师”、“前端教师”与“远端教师”分享实验小学老师一周的教学设计、具体安排,还可以通过备课平台展开教法与学法的互动交流。如今实验小学已直播过30次备课实景,还录制了24次教育教学活动供远端学校参考学习。据介绍,实验小学已与远端学校分享了363节课堂教学实况,同步布置作业363次,同步使用77套试卷,并回答了远端教师580人/次的提问。

  据实验小学副校长李蓓介绍,该校选派了6名年富力强的骨干教师担任“网班”的示范教学工作,并指定了专家型的教师担任“把关教师”负责监控整个过程。她说,65所项目学校、203个教学班的组织者和导学者,以及负责设备维护、信息传输等技术老师,与“把关教师”、“授课教师”分工合作,“协同教学使前端学校和远端学校形成了教学实践共同体,在实践共同体内的教师通过协同教学,共同成长。”

  学校文化建设则采用“14”模式,“1”是指“一个同时”,即远端合作学校通过全程直播活动主场、切播活动分场的方式同时参加实验小学校内开展的实时性、仪式感或交互性很强的文化活动。比如每周学生国旗下的讲话、学习方法指导、专家讲座以及全体参与的文化交互活动等。其目的在于让远端学校与实验小学作为一个大学校的文化认同和先进价值观的默会,牵引合作学校师生逐步融入实验小学先进的办学理念。“4”即“四项植入”,包括“基础行为规范的植入”、“先进文化制度的植入”、“物质文化建构的植入”和“文化自觉意识的植入”。通过四项文化植入和过程的不断融合,形成合作学校在核心价值观、行为习惯要求上同质,在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上相和,在文化自觉上互助的局面,促进先进文化的发扬光大,促进各具特色学校文化的建构与发展。陆枋认为,通过四项文化植入,为远端学校提供更宽的学校文化视野、更厚的学校文化思考和更深入的学校文化自觉,促进教育落后地区学校在学校文化建构过程中与教育改革方向相融合,传统与现代相适应,先进的、各具特色的,不断加宽、加厚的学校文化的成型,以最终促进远端学校的充分发展。据了解,今年以来,远端学校还选派了325人/次赴实验小学交流,非远端学校也有1000余人/次来实小交流考察,甚至有来自上海、杭州等发达地区的学校派员来交流学习。

  陆枋认为,开展“全日制远程植入式教学”项目是实小的责任,因为在实小的成长与发展中,曾承受过太多的关注,作为我省确定的“首批办好的重点小学”,有责任帮助教育尚不发达地区学校,“这也是实小‘实验研究、服务地方’建校使命的诉求。”她认为,这个项目受益的不仅仅是远端学校,实小本身也受益匪浅,促进了实小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提升了管理水平,“教师们的责任感也进一步增强,每一堂课都精益求精。”

  远程植入式教学是通过卫星技术将前端学校(实验小学)的办学思想、办学理念、学校文化、教学教研和课堂教学活动等,全面、系统地植入远端学校(参加该项目的其余学校)日常教学的关键环节,从而形成远端多校对前段学校教学、文化的吸收和内化,进而形成自我造血功能,获得持续发展动力。

当前网址:http://www.sx-news.com/jiaoyu/2019-01-12/95263.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陕西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