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通知:中小学语文课本将有更改!

来源:本站 浏览

小编:  下学期开始,小学1-3年级,语文、道德与法治全部使用全国统一的部编版教材

  下学期开始,小学1-3年级,语文、道德与法治全部使用全国统一的部编版教材。

  初中7年级至9年级,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全部使用统一的部编版教材。

  2019年秋季新学期开始,全国所有中小学生的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都使用统一部编版教材。

  近期,教育部副部长林蕙青在《中国教育报》发表署名文章《努力实现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新作为》,提出了一些颇具新意的观点,对明年乃至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的高考命题和高中学习、教学,有很重要的启示意义!

  “作为最重要的一门学科,语文教材的变化,是所有家长、老师最关心的问题!”原国家副总督学、教育部基教司原司长王文湛说。

  大量增加古诗文,新的语文教材一年级到六年级古诗词128篇,增加87%。初中语文的古诗词增加51%。

  细心的家长会发现,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语文园地里设有《日积月累》,是要求孩子背诵并测验默写的。这一栏里经常会出现文言文,一年级下册已经要求背诵并理解《论语》选段“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了!

  增加课外阅读,最明显的是初中阶段,名著阅读已经是必考内容,并有指定书目,小学新教材里也增加大量课外阅读要求。

  刚刚结束的中高考再次证明:语文才是拉分王,得语文者得天下,语文更是学霸之间拉分的利器!

  2018年高考语文题目刚公开的时候,考生和网友就炸了锅,所有人都喊难。网友们纷纷感慨,“幸亏毕业的早!”

  考生表示今年语文作文题型新颖,考前刷题对语文发挥作用并不明显。尤其名著阅读,一些家长表示“有点偏向高中的出题方向了”。

  过去,都说理科容易拉开分数,但是,从小学高年级开始,很多家长发现,语文逐渐成了拉分厉害的科目。

  孩子进入高年级以后,阅读和不阅读对成绩的影响开始逐渐显现了。现在的孩子几乎都在外面上数学培训班,很多成绩较好的孩子,校内数学考试根本不相上下。

  反而是语文,从低年级甚至幼儿园就能坚持有效阅读的孩子并不多。而阅读的优势往往到高年级才逐渐显现,所以,在优等生之间,往往是语文拉分厉害!

  三门统考课语文、数学、外语,其中外语可以多次参考,取最高分计入高考总分,就高考总分的区分度来讲大大降低;

  数学在今后的命题中要大幅度降低难度,区分度也会较大下降,理科的拉分空间变小;

  只有语文的广度、难度提升,因此语文在高考总分中区分度会最大,最容易拉开学生档次。

  语文,拉分容易提分难!说得语文者得高考一点都不过分!未来语文的地位急剧上升。

  得语文者得高考,得阅读者得语文。阅读习惯将成为学生小学入学前后重点培养的习惯,并将一直持续下去!

  其实,对于很多一直关注中高考动向的教育者来说,这种“难”考生们早该想到!2017年一系列高考改革政策放出时,高考“语文难”就已经是定势,可惜还是没有引起大部分人的重视。

  对于中国基础教育、“新高考”,原国家副总督学、教育部基教司原司长王文湛表示:

  语文又是基础中的基础,九年义务教育一共上课9522节课,小学一年级到高三毕业一共上课13000节课,语文是第一大科,占总课时的21%以上。

  中小学一共上了20门课,语文占1/5的课时还要多,语文是工具科,是母语,是学习其他各科的基础前提。

  “部编本”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教授曾甩下一句话,惊呆了众人:“语文高考最后要实现让15%的人做不完”!

  接下来语文到底怎么学?怎么考?温儒敏透露:“高考命题方式正在进行很大的改革,而且在悄悄地改”

  1.阅读速度,以前卷面大概7000字,现在是9000字,将来可能增加到1万字。

  2.阅读题量也增加了,今年的题量,不是题目的数量,是你要做完的题的量,比去年悄悄增加了5%~8%。

  “高考的阅读面也在悄悄变化,哲学、历史、科技什么类型的内容都有。现在阅读的要求远远高出了语文教学平时教的那个水平”。

  也就是说,只看教材,别说高考语文,就连中考语文都将应付不来。别再说什么应付考试没时间阅读!孩子不阅读,根本应付不了考试!

  对于阅读少、不读书、语言基本功不扎实的孩子而言,此次教改已经不是噩梦而是审判。教改后考察大量语文的超纲内容、考察全科素质成为标配,临时抱佛脚没有指望。

  解读:这4项内容的考查,与高考凸显“立德树人”的教 育功能是息息相关的。

  这4项内容的考查也是具体可操作的。具体而言,语文的名篇默写、文言文阅读,政治、历史、地理试题的背景材料,将更加侧重从优秀文学作品和历史、现实积淀中,精心选粹饱含人文精神与时代气息的素材,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 和博大精深的文明,感受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厚的内涵。

  独特的历史和文化是立德树人的底气和底蕴,今后的高考将更加重视对传统文化的考查。名篇名句、历史典故、各类遗产,考生们不能临时抱佛脚地去背,应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有意识地去亲近、熟悉。把传统文化学习作为语文等科目的重要组成 部分。

  高考命题将不拘泥于“固定”的教材,而是从历史到现实,从国际到国内,从社会到个人,从理想到实践,环环相扣,融会贯通,聚焦时代使命。

  ✦三是从社会到个人,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四是从理想到实践,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

  第二点:加强信息加工、独立思考、逻辑推理、阅读理解、应用写作等能力的考查

  快速、准确地读题,是正确作答的第一步。而之前新版语文教材主编温儒敏所说,今后高考语文试卷要让15%的人做不完,其实就是对获取信息、加工信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独立思考能力的考查,最能看出一个考试是否能够自觉运用批判性和创新性思维方法。今后的高考试题或将通过增强情境的探究性和设问的开放性,允许学生从多角度思考,对同一问题或现象 得出不同的结论,使学生能够从标准答案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发展个性,增强创新意识。

  各科的压轴题将着重考查学生的独立思考、创新意识,而北大清华学生就从这些题中选拔!

  逻辑推理能力最主要还是要通过高考数学来考查。今后的高考数学将把考查逻辑推理能力作为重要任 务,以数学知识为载体,考查学生缜密思维、严格推理的能力。

  有的将通过揭示知识的产生背景和形成过程,体现数学的创造、发现和发展特点有的将通过对数学思维方法的总结、提炼,呈现数学的思想性。

  高考(尤其语文)对阅读速度的要求不断提高,以前卷面大概7000字,现在是9000字,将来可能增加到1万字。预计今后的高考语文阅读题量会持续增加,锻炼阅读速度、提升反应能力迫在眉睫!

  高考语文、英语阅读题的选文范围,将会远远超出高中教材和一般高中生的认知范围。难度、深度、广度,全面向学术级、经典级看齐。

  正如新版教材主编温儒敏所说,高考阅读题的变化趋势是:“那种思辨性,那么复杂,那种扩展, 就是你想不到的!”

  解读:新的高中课标和课程方案已经公布。但开齐开足高中规定课程,似乎在很多高中还没有落实,尤其体音美、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

  怎么办?就是通过提高学业水平考试的地位、提高综合素质评价的地位,把对审美情趣、健康意识、劳动体验的考查,列入高考的参考范围内。

  文章提出,要突破纸笔考试的局限性,充分利用多媒体、虚拟仿真等先进技术开发计算机化考试平台,构建人机交互、场景再现、模拟操作等考试环境,有效实现学生在体育、音乐、美术、劳动等方面的考查。

  解读:今后的高考,除了英语听说能力考查,还可能会出现部分科目直接上机考试。这对学生对信息技术的运用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总之,着力深化高考内容形式等改革的目的,林副部长的原话是“构建体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求的国家统一考试”。

  手段:利用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和先进心理测评技术对考试结果进行充分挖掘形式:开发反映学生知识、能力、素养、价值内化水平的直观统计图。

  解读:今年高考和录取期间,教育部发布禁令:严禁对高考状元和成绩排名进行炒作。甚至有省份做出规定:高考成绩只能告诉考生本人,学校都无权知道。

  林副部长文中提出的高考成绩综合报告制度,正是对“如何有效利用高考成绩”做出的回应,目的就是“不能白白浪费高考的测评信息,要用考试结果反馈、指导高中教学”,实现对学生的多维评价。

  举例“全国卷Ⅱ”的语文考卷,现代文言文篇幅极多,题目或许不多,但是阅读起来很费时间。这样就考验了考生的阅读速度和抓住重点的能力。

  而在未来,名著阅读的试题会考到更多的细节,以免学生只是在得过且过地背诵。

  从最开始的作者年代、身份的考察,到现在的阅读理解,无一不在提示家长和老师,务必提高对孩子名著阅读的重视程度。

  古诗文在语文试卷里有34分左右,北京卷文言文+古诗文的考察分数高达44分!再加上名著阅读的分数,可以说有50分左右,堪比一篇作文啊!占了语文分数的百分之三十。

  从明年下半学期开始(2019年9月),全国中小学生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都使用统一部编版教材。

  整个小学6年12册共选优秀古诗文124篇,占所有选篇的30%,比原有人教版增加55篇,增幅达80%,平均每年20篇左右。初中古诗文选篇也是124篇,占所有选篇的51.7%。

  看看高考的变化、教材的变化、学科重要程度的变化、还有这几年爆红的《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见字如面》等语文节目所有现象都在告诉我们:

  语文的时代已经到来。以后所有科目都将考验语文水平,确切地说是“阅读水平”。

  这次的新教改前后酝酿了整整4年时间,经过了10多轮讨论,才最终确定了下来!

  日后的中考理科题目中会增加阅读量,考查学生的知识结构,以及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来看一张中考科学试卷,阅读量一点不比语文试卷少

  今后的中高考所有科目都会是对语文的持续考察。不仅是语文试卷增加了阅读量,其他科目都增加!

  阅读量少、语文水平欠佳,都会使做题速度、理解水平等受到很大影响,所以会出现考生连题都没时间做完的情况。

  几大教育机构巨头:新东方、学而思做了那么多年课外培训,把英语、数学做的风生水起,为什么唯独语文做不起来?

  因为数学,可能刷几张卷子,成绩就能提高;可语文呢,可能你刷一年的题,也未必有效果!

  越来越多的陪读家长已经意识到:语文、是最难学好的一个科目,是见效最慢的科目,也是对教师功力要求最高的一个科目!

  语文学习最重要的内容是读书。要学好语文,光读好课堂上用的教材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要大量地阅读课外书籍,读好书、读经典。娱乐化的浅层次阅读是无效的。

  学语文不阅读,再多的刷题和应试技巧也救不了你!没时间阅读怎么办?争分夺秒,见缝插针。

  从小学阶段培养阅读习惯,一旦阅读习惯养成,阅读对孩子来说就像呼吸一样自然,根本不用家长督促,他们自动会抓紧一切时间阅读!

  不但要阅读,还要有效阅读。做读书笔记是有效阅读最容易在家庭中操作的方法,我们也可以称之为阅读批注。

  读书必须学会圈点勾画,学会做读书笔记,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写读书笔记有助于培养勤于思考的习惯,提高思维的条理性和深刻性,有助于加深对读物的理解、记忆。

  读书要养成勤查词典资料等工具书的习惯。工具书的种类很多,除了字典、辞典外,还包括文献资料、索引等供查考使用的图书。最常用的工具书为字典、词典、辞典。

  如《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古汉语常用宇字典》《唐诗鉴赏辞典》《宋词鉴赏辞典》等。工具书不仅可以在碰到疑难问题时查阅,而且也可以作一般书籍一页一页地读下去。

  朗读背诵是最传统也是最有效的学习语文的重要方法,是积累语言、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

  一定要让孩子大量朗读、背诵古今中外的经典作品。通过朗读,文章的内容、情感、文句的优美、汉语音的韵律,都能被体会出来。背诵的方法也很多,可以分层背诵;可以化整为零地背诵;可以先抓要点背诵,然后连贯地背诵。背出以后还要经常复习运用,这样就可以做到牢记于心。

  如通过互联网的提问、远程教育学习网站的在线答疑、论坛发贴等等。语文名师郭初阳老师在《如何精读一本书》讲座中曾经有个很好的建议就是,一本书读完以后,去豆瓣发帖,和网友探讨、研究,甚至是激烈的争辩。把自己的阅读感想分享出来。还可以多看看其他网友的阅读感悟,取长补短,互通有无。

  互联网是双刃剑,人家用来打游戏、刷视频,学霸却可以用来让自己的阅读水平突飞猛进!

  比如,坚持写日记就是学好语文的最重要的习惯。记录自己的所言所行、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日记还可以积累写作材料、储存知识。刚刚开始的时候,孩子可能写得简单,语言也不一定通畅,但坚持写下去就会逐渐提高。

  写作和阅读一样,一旦形成习惯,就像呼吸一样自然,更是孩子表达自己内心的一个出口。

当前网址:http://www.sx-news.com/jiaoyu/2018-12-29/86158.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陕西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