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 教育扶贫、对口支援是党中央高度重视的工作
教育扶贫、对口支援是党中央高度重视的工作。上海对口帮扶地区有七省(市)二十地州,教育作为重要的民生工作,是对口支援的重要组成部分。
上海立足对口支援“七省二十地州”框架,与对口地州签署基础教育互助成长协议,通过教材及教学方法吸收、改革项目合作研发与实施、师资培训及专家咨询指导、专业人员和干部挂职学习、共建职教联盟等途径,向对口地区辐射上海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教改新举措、新经验。
上海教育对口支援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在人员培训方面,上海教育为对口地区开展了大量的教师培训,通过定期有计划地培训骨干教师,尤其是注重对校长和管理干部的培训,为对口地区培养一支“带不走的队伍”。2018年市教委承担的市级人力资源培训项目共28个,资金1300余万元,共培训教育行政管理干部、校长及教师2194人。
在开展教师培训工作中,上海通过“影子校长”和“金种子校长”等培训模式,为对口地区培养校长,特别鼓励对口地区把一些有潜力的未来校长送到上海来进行培训,以更好地引领当地学校的发展。除此之外,上海对口支援工作中还开展了教育管理人员培训,帮助整体提升对口地区各类教育人员的专业能力,进而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
在对西藏、新疆、云南、青海果洛、贵州遵义等地区的对口支援中,上海教育因地制宜,形成了各有特色的扶贫政策和创新做法。
上海市积极落实对口教育援藏资金和项目,用于学校生活用房和配套设施建设,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培养师资力量,提升当地教学能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在东西部协同发展的历史过程中,上海于2005年6月—2016年5月在日喀则市援藏一所学校,使其从一所乡村小学发展成为一所十二年一贯制学校(日喀则市上海实验学校,以下简称“受援单位”)。援藏的方式是派出两名校级干部和投入办学资金,其主要任务是做硬件和培训方面的项目。2016年6月开始,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组建40人(4名教育干部和36位专任教师)的团队到受援单位,开启了上海教师组团式教育援藏扶贫模式。2018年8月,上海又选派了15名职教教师组团到日喀则第二职业技术学校支教。
2016年以来,根据教育部等国家部委要求,上海先后精心选派由4名管理人员和36名学科教师组成的三批支教团赴日喀则市上海实验学校,开启“组团式”教育援藏模式。经过两年多的探索,受援学校教学质量稳步提升,2017、2018年连续两年高考的文理科上线率、重点本科率在自治区名列前茅;考入内地西藏班人数创历史新高。
15名职教教师入藏后,迅速适应驻地环境,认真深入教学一线,了解教师学生、教学教研,立足当地教情学情,利用自身专业优势、经验优势,积极发挥好引领示范作用,把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方法渗透到课堂活动和教学常规中。针对日喀则二职校专业薄弱的问题,结合当地实际,撰写各专业的《专业教学标准》《专业课程标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及《专业课程设置》等一系列文件,编写《建筑施工技术》《电工基础》等一系列校本教材。
组团式教育援藏模式的主要特征是:由政府部门组织、管理和提供资金,教育干部和专任教师自愿报名并通过筛选后组成援藏团队,发挥团队协作的优势,以三年援藏行动计划作为扶贫的行动指南,从学校管理、办学理念、师资培训、课程建设、教学法改进、改善办学条件和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对受援单位进行系统的援助,集中力量推动受援单位得到快速、优质的发展,并创造可示范的经验和联动辐射机制,带动本地区内更多学校一起发展。
这一模式在近两年半的时间内已经产生了显著的效果,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受援单位为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教师的生涯发展提供课程支持、实施精致化管理,拥有智慧校园平台和信息化教学设施、建立了教学质量监测机制和优质资源的校际共享机制、校园美丽而温馨,十二个年级的教学质量得到持续提升。受援单位被西藏自治区单位和政府评为2017年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项目的主要负责人傅欣同志获得了国务院扶贫领导小组颁发的2018年全国脱贫攻坚创新奖。
上海市把教师看作教育事业的第一资源,视为学校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生命线。上海认真做好日喀则市教育管理干部和学科骨干教师影子跟岗培训项目,科学制定培训工作方案,协调落实培训基地学校,每年安排30名学员到上海市相关中小学进行为期1年的跟岗学习和挂职培养,为每位学员落实带教导师,在教学能力和管理水平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指导。同时,认真做好日喀则市“影子校长”跟岗培训项目,为15名参训人员提供为期3个月的跟岗培训,派到实践基地学校担任“影子校长”“影子中层”等职务,学习借鉴上海先进的学校管理经验。通过与对口地区共同搭建“培训+使用”相衔接的体制机制,为当地培养一支带不走的教师队伍,发挥骨干示范作用,整体提升教师队伍软实力。
体育艺术交流活动也成为系起上海和西藏的纽带:2016年8月,上海前往西藏日喀则市上海实验学校,举办沪藏两地学生艺术设计作品展;2017年7月,邀请西藏日喀则市上海实验学校初中女子足球队赴上海集训。集训期间,除了日常训练和交流比赛,还组织了一系列素质扩展和文化交流活动,不断提升青少年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以校园足球的名义,让青少年在交流中成长,在比赛中提高,促进沪藏两地在校园足球发展、业余训练体系建设、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学习交流,进一步推动两地在教育领域的全方位合作。
未来,上海在教育援藏工作中,将继续注重发挥传统优势,挖掘特色项目,凸显上海特色,深化互动合作,扎实推进各项教育援藏工作,促进沪藏两地交往交流交融。
上海教育援疆工作涉及学校基础设施改造和建设、双语教育推进、职业教育发展、人才培养、教师队伍建设、支教援助等方面,对口帮扶学校以及喀什四县的教育质量明显提升,校园面貌明显改观,为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助力脱贫攻坚发挥了积极作用。
2014年沪喀职教联盟成立,依托职教联盟,上海市积极推进南疆职业教育全覆盖工作,实施“二对一”帮扶模式,上海市14所中高职院校多次与新疆喀什7所职业学校的十个品牌专业,在专业建设、师资培训、课程教材开发、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开展全面精准帮扶。先后派出15批次70余名专家来喀指导、送教,开设讲座8场、培训800余人。通过长期努力,喀什地区7所受援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率由2013年的30%提高到2017年的80%。2018年沪喀职教联盟《聚联盟之力落援疆之实——沪喀协同培养南疆技术技能人才的探索与实践》荣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
接下来,上海教育援疆工作将按照精准扶贫要求,更加注重帮扶举措惠及脱贫人群,围绕双语教育、职业教育和和师资队伍建设,支持新疆对口地区教育发展,帮助对口地区打好教育脱贫攻坚战。
近年来,上海教育对口支援青海果洛州工作,寻找教育助推脱贫攻坚的着力点和贡献点,围绕队伍建设、人才培养这一核心任务,精准对接、助推青海果洛教育事业发展。2018年7月,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果洛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青海省教育厅三方共同签署了《教育对口支援工作协议书(2018-2020年)》,进一步推进上海教育援青工作。
2018年7月20日,上海市领导率上海代表团赴青海西宁市和果洛藏族自治州,实地调研教育对口支援工作,并出席见证西宁果洛中学加盟上海大同教育集团签约仪式。2018年7月12日,上海市领导率上海教育代表团赴青海果洛,实地调研果洛中学建设现状,要求上海市教委全力支持果洛中学建设规划、师资培训、教研学习等,精准做好沪果教育对口帮扶工作。
根据果洛州实际需求,上海每年开展教育管理干部培训,致力于为果洛打造一支“留得住、带不走、能工作”的教师队伍。每年开展中小学校长、幼儿园长培训等项目,强化过程管理、绩效评估,通过集中办班和跟岗培训等提升校长、骨干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不断扩大上海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和受益面。2018年,共安排果洛州36名骨干校长和教师来沪跟岗挂职培训4个月。
自2015年成立上海·果洛职教联盟以来,上海·果洛职业教育联盟围绕当地主导、特色产业和新型产业的发展需求,配套设计课程和开发教材,积极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2018年,上海市浦东外事服务学校2015级航空服务民族班19位学生全部取得中国行业运输协会颁发的《岗位资格证书》,其中有4人录取为东航空乘,2人录取为东航地勤,4人就业于西宁机场,4人就业于玉树机场。青海果洛学子被航空公司录用,不仅帮助贫困地区实现了高质量就业,更是开创性地帮助“格桑花”孩子实现了儿时的飞天梦想。
从2016年起,果洛在西宁市区开始建设西宁果洛中学。上海对学校的建设资金、学校设施、师资力量培训方面给予了全力支持和帮助。2018年7月20日,在上海市政府领导和青海省政府领导的见证下,上海市黄浦区大同教育集团与青海省果洛州教育局签订了《青海省果洛州西宁果洛中学加盟上海市黄浦区大同教育集团框架协议》,双方就干部跟岗培养、教师跟岗学习、开展资源共享等七个方面达成协议,将进一步推动上海优质资源辐射青海果洛州基础教育。
下一步,上海将继续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更加注重坚持教育精准帮扶,更加注重帮扶举措惠及脱贫人群,更加注重双语教育、职业教育和师资队伍建设,全力帮助青海省果洛州打好教育脱贫攻坚战。
在沪滇两地对口帮扶合作领导小组的直接推动下,两地教育行政部门共同努力,以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领域为重点,开展师资培训、支教教师选派、人员交流、学术学科合作等帮扶工作,帮助云南对口地区优先发展教育,不断促进云南对口地区各级各类教育均衡发展,积极推动云南省教育事业的发展。
在“十二五”期间,上海市对口支援云南民族地区中小学的设施建设和教学设备的配置,有效地改善了受援学校的办学条件,提高了办学水平。
2017年底,根据教育部部署,本市以促进就业脱贫为导向,精准对接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重点推动滇西建档立卡的“两后生”(未升学的应往届初、高中毕业生)来沪接受优质中职教育。精心遴选29所中等职业学校的46个专业,面向云南的丽江、保山、楚雄、西双版纳等滇西4地州的“两后生”,开展对口单独培养和分段培养兜底式招生,每年安排招生计划2300人(单独培养1150人,分段培养1150人)。
为进一步精准帮扶云南,服务当地产业发展,服务学生就业需求,2018年7月底,在沪喀、沪果、沪遵职教联盟之后,成立沪滇职教联盟。联盟首批共有20家常务理事单位,238家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沪滇职教联盟将坚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充分发挥联盟成员的各自优势,以促进就业脱贫为导向,推动两地职业院校全面协作,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在精准扶贫中的重要作用。
此外,沪滇高校人才联合培养工作进一步加强:复旦大学与云南大学、大理学院等院校开展联合培养、教学改革、信息化建设、科研建设、师资建设等多方面交流。自2010年开始,复旦大学与云南大学开展本科生联合培养;双方高层次人才培养体制和机制建设不断深入,复旦大学聘任云南大学高水平教师聘为兼职博导,每年度云南高校教师及干部定期赴沪进修,并为云南大学单列定向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上海复旦、同济、上海交大、华东师大等高校每年都录取云南高校的一些青年教师攻读博士、硕士学位,进修学分,这些项目得到了云南省政府省院省校教育合作项目的支持。上海师范大学2014年起,与云南昭通学院签订合作协议书,联合培养乌蒙山区研究生(教育专业硕士)以及本科生交换培养、教师培训、师资队伍建设、重点学科专业建设、学术科研和信息共享等。
2016年11月4日,教育部在上海召开“1+11”基础教育互助成长行动计划启动会,上海市教委与云南省厅教育部门共同签订了《基础教育互助成长行动计划合作备忘录》;上海14个区教育局分别与云南省红河州、文山州、普洱市、迪庆州四州市对口县教育局共同签订了《基础教育互助成长行动计划合作协议》,正式启动为期3年的互助成长行动计划。沪滇两地对口区县将通过互助单位互访、交流、研讨,教材及教育教学方法引进吸收,改革项目合作研发与实施,师资培训及专家咨询指导,专业人员和干部挂职学习等方式,着力提升对口地区学校课程建设与实施、教育教学改革、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的水平。
自2013年起,上海市对口帮扶贵州省遵义市。多年来,上海市以内涵帮扶为主、聚焦教育思想、教育综合改革和教师队伍建设,推动遵义地区教育质量稳步提升。
2018年,共实施了两期“金种子”校长培养项目,每期时间两个月(第一期3月中旬至5月中旬,第二期10月中旬至12月中旬),每期20名,共40名中小学校长、副校长参加培训,有效提升了遵义市中小学校长的办学理念和管理能力。2018年遵义市继续遴选了10名优秀校长、副校长及后备干部来沪参加影子校长一年挂职跟岗培训,进一步提升了遵义市校长、副校长及后备干部的管理能力和综合素质。此外,2018年遵义市选派50名深度贫困地区教师来上海集中培训,重点围绕拓宽乡村教师视野、打开创新思维等主题,由专家针对乡村教育实际情况,围绕学校德育、教师心理辅导能力、留守儿童管理等进行系统培训,进一步推动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发展。
2018年上海着力推动沪遵两地文化项目共建、共享,加强两地学生之间的文化交流交往交融,提升遵义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合唱艺术的推广和普及,加强沪遵两地艺术领域交流的不断深化。2018年6月1日上午,上海、遵义两地师生在遵义市汇川区青少年活动中心欢聚一堂,唯美上演2018上海学生合唱团“种子计划”赴遵巡演活动,两地学生共同度过了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六一儿童节。11月底,上海市教委组织上海市学生艺术团29名师生赴遵义参加“2018沪遵学生艺术交流汇演活动”,并参观遵义市全国青少年红色教育基地。通过交流演出参观,两地学生建立深厚的友谊,共同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当前网址:http://www.sx-news.com/jiaoyu/2018-12-28/85362.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陕西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