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S2018未来教育大会举行专家探讨家庭教育重要性

来源:本站 浏览

小编:  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和85、90后新生家庭的出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

  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和85、90后新生家庭的出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12月4日,“家庭教育:社会的铠甲还是软肋”论坛在GES2018未来教育大会现场举办。好未来教育集团家长帮总经理、母婴及儿童教育资深导师周松叶,新东方大连学校校长、新东方成长中心创建人范亚飞,新东方家庭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主任应光,有养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周洲,小方熊猫Square Panda首席执行官Andy Butler出席论坛,重点探讨了当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及未来走向,并提出当代家庭教育的痛点和核心解决思路。

  家庭教育的使命用四个字形容,叫“未来能力”,我们对未来能力有三个短语的界定:正直友爱的仁义、探索未知的睿智、不畏挫折的勇气。我们都希望未来能力的培养可以让孩子具备获取幸福的能力,未来不管处在什么样的社会环境,不管竞争多么激烈,都能与世界、自我温柔相处。

  各位尊敬的朋友和嘉宾,我是今天的分论坛的主持人,来自新东方,今天非常开心能够跟四位来自中美的同行一起探讨家庭教育。在开始之前,我先抛砖引玉,因为我自己也做了多年的家庭教育,我觉得家庭教育有一点像健身,只有我们病了的时候才会找医生,每个人都知道家庭教育很重要,但是只有孩子出问题了才会想起这个东西很重要。

  第二,家长总是认为一旦把孩子交给学校,就跟我没有关系了,都是学校的问题等等。

  第一个流程先介绍今天嘉宾:第一位是有养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周洲,第二位是小方熊猫Square Panda首席执行官Andy Butler,第三位是好未来教育集团家长帮总经理、母婴及儿童教育资深导师周松叶,第四位是我的同事新东方家庭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主任应光。

  接下来我们进入今天核心环节,今天我们讨论三个问题,第一,什么是教育的定义?为什么讨论这个问题?因为如果我们对于教育的定义都不一样。

  第二个问题,家庭教育的定义是什么?因为只有定义清晰了,我们才知道我们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最后我们会讨论基于上面两个问题探讨第三个问题,一个孩子一辈子的成长到底是科学还是艺术?如果是科学,什么地方是科学?如果是艺术,艺术在什么地方?成就是天生的吗?基因决定的吗?还是说像霍华德.戛纳说的,是多元智能,后天和先天是什么关系?先天和后天之间的差别是什么?

  我觉得关于教育的经典定义,就是对于知识的获取。知识无限扩张,我们可以看看个人在过去二十年里面可以接触到多少知识呢?现在教育不仅是关于知识的获得了,还是关于知识的运用,这是我们先进教育面对的挑战。

  教育如果从大的方向来分,应该是认知教育和非认知教育。认知教育更多是知识层面,非认知教育应该是素质教育、轻质教育、资质教育等。我们现在是不是需要了解,或者需要探讨,对于中国家庭来讲,我们应该把孩子的认知教育和非认知教育放在一个什么样的比重?

  周洲老师讲得非常好,周洲老师所谓认知教育就是知识层面,比如说死记硬背,人类一开始肯定是口口相传,后来有了印刷术,有了认知。所以我觉得周洲老师给我们提出非常好的一个现象,在中国现实情况下,我们作为家长应该如何科学分配孩子学习知识和非知识能力的比例?这个问题不知道几位有没有其他的见解?

  家庭作为社会的最小单元,我觉得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企图用一个词定义叫传承。我经常讲一句话:认知科学教给大家脑袋里面的东西,非认知教的是心里的东西,孩子一般会成为父母的镜子,我们经常举例子,如果父母天天打麻将,孩子一定不会喜欢阅读,如果父母经常暴跳如雷,一定不会培养出温润如玉的孩子。

  我特别同意教育是我们人类特有的一个文化传承活动,我更想从人的需求角度出发,我们人不仅有获得知识、获得情感、获得技能的需求,更渴望获得心灵的满足,恰恰教育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完成这个过程的,我认为教育的极致状态应该是,我们不仅仅是获得知识,更要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我们能够做这样的事情。这是一种极致的状态探索生命的意义。

  应光老师更多站在被教育的层面解读,我受到什么教育获得什么人生。我们刚才说站在教育者角度应该给予他们什么,给予认知还是非认知,还有认知非认知比例,应该是一个什么样。

  我说说我自己的,因为听了四位一个观点,实际上从全世界的教育来说,就两种模式,一个是斯巴达模式是把每一个人培养成一个螺丝钉,应该是什么,就应该是什么。你是一个铁就不要成为一个钢。

  第二就是雅典教育,就是尊重一个人。第一个问题讨论的是教育定义,通过讨论我们发现,在场五个人对于教育定义都不一样。实际上从古至今,人类对于教育的定义是完全不一样,我觉得能够让孩子成长的过程都叫教育。只要孩子能够成长都叫教育。

  我原来在中央电视台工作21年,一直是中央电视台少儿节目主持人,我可能是在中国见孩子见最多的人之一。我在工作当中会反思和观察每个孩子,猜测身后父母是什么样?有的孩子特别聪明,有猜疑,有的很骄纵,有的很谦和,我觉得后天家庭环境培养非常重要。接触大多数孩子之后,我辞职创业一定要做家庭教育项目,有养是有传媒属性的家庭教育,或者叫父母教育内容平台,我们做很多综艺节目,过程中发现一个问题,全世界父母都需要学习,所有父母都有解决问题的刚需,但没有主动学习的意愿。

  我有两个孩子,我儿子报了一个篮球班,他是动学性小孩,学习一般。但我女儿是学习型孩子,我们应该因材施教,实际上最了解孩子的并不是老师,是我们父母。接下来我问问Andy Butler,是否能和我们讲讲美国父母的教育方式?

  我的女儿是我从中国收养的,她有失语症,就是阅读障碍,我们当时也去看了关于儿童社会情感方面培育的内容,想要让她更早了解她自己的身份,更好地认识她的失读症。我们发现她的学习方式是不一样的,她是非常善于绘画的,在艺术方面有很大特长,我们希望她今后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道路,走上自我探索的道路。

  做了很多年母婴教育和家庭教育。我想到一个词叫教育目的,我就在想家庭教育目的是什么?罗素讲“参差百态是幸福之本源,我觉得教育的目的就是教出参差百态的学生,昨天有一位老师说:“师者不只是传递知识,还有鼓舞和引导”。我们家庭教育的目的用四个字形容,叫“未来能力”,我们对未来能力有三个短语的界定,正直友爱的仁义、探知未知的睿智、不畏挫折的勇气。我们希望未来能力的培养让孩子具备获取幸福的能力,未来不管处在什么样的社会环境下,不管竞争多么激烈,都能和世界、自我温柔相处。

  我再追问一个问题,家长帮从大数据角度来分享,父母关心的东西,比如说从后台看到中国家长在教育上面优势是什么,劣势是什么,还有什么需要大数据提醒大家?

  我们每天都在调研数据,有几个点,第一是中国家长对于中国家庭教育的科学性和规律性部分的认知还有提升空间。比如说一年级小朋友,家长应该引导什么能力?从脑科学、认知科学和个性发展心理学层面来说,需要培养六大能力。

  第二是从一二线城市来讲,我们把家长分两类,第一类是我知道要自己学习家庭教育。还有一类我不知道我要学习,这是大部分,占到全部家长的95%左右。

  我是一个资深妈妈,再过6天我女儿20岁生日了。我们的家庭教育也要面向未来,也应该具备面对不确定性的理性。我作为过来的家长,年轻的时候用力很猛的事也做了不少,当你走完了以后可以回头再看,在某一种程度上,家庭教育既是能力又是艺术。事实上我们谈家庭教育科学的时候,家庭教育真的是一门蛮复杂的学科,是有关于人所有科学的交叉学科,所以如果说我们要说自己很懂家庭教育,真的应该懂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甚至生物学及脑科学,在这个过程当中,很多家庭教育工作者,确实做了很多研究和探索,我特别建议今天的家长,时代变迁了,我们特别需要花一点时间学一些科学性的东西,比如说三岁小孩自私,这个年龄阶段就具有以自我为中心的特点,可是你如果这样评价他,可能就有问题,到了五岁以后,我们家长就要引导他不要自私,去自我中心化。比如说我们谈孩子成长过程当中一定离不开学习,所以家长要看一些学习规律。像刚才周松叶老师讲的家长帮有家长大学做了很多努力,新东方也是一样,包括范亚飞老师做成长中心,包括我们新东方教课集团做的测评,还有一些个性化的辅导,其实都是给家长提供一些支持和帮助的。

  当然家庭教育也是艺术,在我女儿小的时候还是挺喜欢找我玩,怎么做家长?真的要有一个艺术,比如说宽与严分寸把握,比如说今天陪伴孩子,陪伴孩子多长时间适宜呢?是不是越长越好呢?家庭教育很难用数据做精准表达,甚至很难用文字表达得很清楚。这就需要我们不能极端化,最好是能够把握两端,这就是家庭教育的科学与艺术。

  接下来用一分钟总结一下这个问题,通过四位专家的阐述,我们基本达到了第一个结论,家庭教育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为什么是科学,松叶老师讲了,我们家长其实具备一定相对专业的知识,比如说儿童心理学,比如说学习人的能力的认知,这是科学的部分,同时又是艺术,为什么?因为我们能够看到,Andy Butler自己教育孩子的时候,我们从他回答可以感觉到美国跟中国的文化确实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包括应光老师和周老师说的,家庭教育既是科学又是艺术,需要家长做两方面,第一个我们尽量要花时间学一些知识,比如说儿童心理学。同时,我们还要尊重孩子的成长。所以我觉得合格的父母就是我给你提供最好的成长环境。

  接下来进入今天最后一个问题,就是先天和后天哪一个更加重要?我是一个农村的小孩,我初中一年级学英文,我一学就发现我发音特别好,我父母都是农民,这是先天还是后天?最后我也是因为英文学得比较好,才走上英语老师的路。后天对我影响也很大,就是因为我进入了比较好的机构,我发现我周围人实在太厉害了,这个环境又让我自己在过去十几年每天不断学习,从个人角度来看,如果正好很幸运走到正确轨道上,说不定就能取得一点点小小的成就。如果说反过来是不是就有可能很悲惨?这是我想跟四位一起聊的先天和后天的事情。

  给大家分享一个故事,今年有一部纪录片叫《孪生陌生人》,我不知道有没有朋友听说过,这个纪录片在影展引起轰动,这个故事发生在1980年,有三个人是孪生三兄弟,其中两个在学校相遇了,再寻找另外一位,这三位兄弟是1960年出生,接下来他们成为美国的明星,一起开了餐厅。三个人分别来自于三个不同的家庭,他们是孤儿,被三个不同家庭收养。一个是很富裕的家庭,生活在美国的富人区,一个是中产阶级家庭,还有底层家庭,随着在一起开餐厅发生很多故事,他们也拍很多电影,快四十年的时间发生了很多事情,最后来自中产阶级家庭的兄弟自杀了,因为他们三个人从相聚一块儿生活,还是发生了很多矛盾。后来这个故事被纽约客的记者发现,结果是一个心理研究机构做的一场社会实验,把各种各样来自同一个基因的兄弟姐妹送到不同家庭,最后结果是不一样的。

  据说三兄弟也发现了有很多同样的喜好,比如说喜欢吃甜食或者喜欢做什么事情,但是他们生活、他们整个人生、他们对于爱情、对于事业、对于学习各种各样的观点一定是截然不同的,所以他们选择的生活方式也是不同的。

  孩子的成长过程就是一个黑匣子,黑匣子有很多我们待研发和探索的。家庭教育要有一个风格,刚刚也讨论了艺术和科学问题,家庭教育比如说严母这就是风格,家庭教育核心在后天影响,你对孩子如果希望他的未来有获取幸福的能力,一定要有一个风格,这个风格就是遵循的理念,我们针对每一个孩子去探索他、发现他,而不要只想影响他、改变他,你去探索他,发现他之后,你是扮演什么风格的角色,是严母还是慈母,是民主型还是平等型,因为他会是你的镜子,你的行为会隐藏他的未来。每个家庭的认知水平、文化程度、地域和经济水平都会对此有影响。

  我经常做一个比喻,我们孩子第一个子宫是地域型,第二个子宫是家庭,里面有什么营养就会吸收什么。

  天然基因会起作用,基因影响我们具有独特的特征和能力,其实我这个人很少追星,但会看体育节目,能深刻体会到体育精神对于一个人的影响,这是后天。我就不担心我女儿长大以后能如何如何,因为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我发现她练跆拳道还不错,她教练有一天告诉我说,这个孩子将来在体育项目有发展,我们并没有专门培养她这个方面的能力,可她到中学以后,已经有能力参加全国比赛,并拿到比较好的一个成绩,我最欣慰的是在这个过程当中,孩子获得了一种品质,会发现孩子一直能坚持住,不放弃。在处理任何问题的时候,她有一种向上向善的状态。

  应光老师说我们要做很好观察者,同时提供环境,所以父母要有火眼金睛。Andy Butler你怎么看?

  怎么定义一个好的父母,怎么成为成功的父母?如果一个孩子成为律师,赚了很多钱,去了顶级的法学院,但是他35岁、40岁的时候发现根本不喜欢法律这个学科,这样我们能说这个父母是成功的吗?他们有没有在孩子成长道路上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价值呢?他们是不是应该早的时候帮助孩子发现他们更擅长别的事情,更深理解自己到底是谁?还是说父母就应该让孩子有一个成功的职业,事业,顶级的学校,到底应该怎么定义呢?我们都谈及了这一点,我们希望我们孩子能够获得自我满足,我们家长也面临非常多的压力。假如说孩子想成为木匠呢?真的喜欢这一行?我们就应该鼓励他们,提供机会,让他们在这条路上走得更好,这是不是好的父母?

  然后我们再回到刚刚这个话题就是先天后天?我觉得他们是同等重要的。先天和后天都非常重要,我也努力在培养我女儿,给她情感支持,让她能够发展她现在有的技能,培养她的能力,开发她的潜力。我们要观察我们的孩子有哪一些特质,帮助他们找到适合他们自己的路径,帮助他们实现幸福的人生。

  首先,家庭教育这个东西不是一个硬科学,是软科学。第二就是先天和后天确实都很重要,但是哪一个比例占更大一些,没有定论。我等待我孩子醒悟那一天,自己就有内驱力,我觉得内驱力比压力更重要。最后请四位每人就今天的主题简短总结一下自己观点。三个核心问题,什么是教育,什么是家庭教育,第三是先天和后天到底哪一个更重要?

  我觉得教育就是影响一个人获得想要的幸福。家庭教育是每个人在家庭生活当中不断学习成长的一个过程。先天后天都非常重要。我特别想说,当我们谈论孩子的时候也要反观自己的人生,是不是我们也能修正一下自己的生活方式,让自己过得更充实、丰富呢?谢谢。

  我认为在家庭这个最小单位里面的环境、氛围很重要。因为父母的言行影响孩子的未来,我觉得大家可以先把先天和后天放下。我们只要想未来我们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努力激发、鼓舞他,陪他一起把未来走完。

  作为父母,我们要支持孩子,要给他工具实现自我认知和开发,提供有用的知识,尝试更多的东西。这应该是一个多方共同的努力。所有的这些成分共同构成了家长的工具,我们应该保持开放的心态,面对孩子的成长,就像我帮助女儿克服阅读障碍的过程一样。

  我两个呼吁,一个是呼吁所有的父母,多花一点时间自己学习,对自己的要求就像对自己孩子要求一样严格一点。不要总刷手机,要了解每一个孩子的成长规律,孩子每一个年龄阶段的成长规律。第二我想呼吁市场,教育这个市场特别特别大,但是父母教育、家庭教育在这个市场所占的份额简直是太少了,我们需要让中国的父母有一定时间学习,我们要培养这个市场。

  什么是教育的定义?一切能够让孩子和父母同步成长的过程都叫教育。第二个家庭教育的定义,我的观点是家庭是孩子第二个子宫。第三个是先天后天的问题,我觉得我们作为父母一定是这样,第一我们要识别孩子的第一天性,第二我们要识别孩子的第二天性,要培养孩子的第二天性。最后用孔子六个字结束我的观点:“性相近,习相远”。再次感谢四位嘉宾,谢谢。责编:吴婷分享:推荐阅读加载更多

当前网址:http://www.sx-news.com/jiaoyu/2018-12-08/71371.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陕西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