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更该关注孩子的“终点”在哪

来源:本站 浏览

小编:  长春市李先生最近相当烦恼,他的儿子小丁当(化名)是吉大附小一年级的小学生,刚刚结束了本学期的期末考试,数学考了96分,班里47人,满分的13人,平均分98分

  长春市李先生最近相当烦恼,他的儿子小丁当(化名)是吉大附小一年级的小学生,刚刚结束了本学期的期末考试,数学考了96分,班里47人,满分的13人,平均分98分。虽然老师没有排名,但在他心里,他已将儿子纳入差等生行列。(新浪网)

  “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曾经是教育界被奉行的一句经典名言,后来虽在不断的置疑声中有所反省,但还是有为数不少的家长拿它当教育孩子的指南。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二:一是受社会功利心的影响,二是竞争压力下的浮躁心在作祟。二心相随,家长们都急盼自家的孩子有出息,都生怕自家的孩子掉队,从而导致家长比孩子更着急。于是,“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便悄然上位,成为家长们的共识,并奉行为经典。为了不输起跑线,家长们绞尽脑汁为孩子设计,学这样补那样;为了不输起跑线,家长们倾其家业为孩子投入,购这样买那样。只要孩子偶有失误,就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病急乱投医,诚如李先生那样为了4分之差就感叹孩子已“输在起跑线上”。其实细想一下,起跑线真有那么重要吗?难道比赛的胜负竟由起点来决定?这是哪门子道理?笔者也是从事教育的,所以笔者认为,教育更该关注孩子的“终点“在哪?

  关注“终点”,才能让教育回归本位,让孩子的成长符合规律。何为教育?顾名思义,教育就是根据一定社会的现实和未来的需要,遵循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系统地引导受教育者获得知识技能,陶冶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一种活动。简言之,教育就是让人从自然人变成社会人的过程,就是教会孩子们用自己的所学找到自己的幸福生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教育的天职就是育人,一是育出健康之人,二是育出有德之人,三是育出有才之人。按照孩子成长的规律,以保障孩子的身心健康为基础,培养有德有才的人才,这才是教育的本位。教育孩子的目的是让孩子长大后能适应社会,创造社会,做社会发展的栋梁之才,这就是教育孩子的“终点”。关注“终点”,才有长远的育人眼光。有了长远的育人眼光,就不至于计较一时一地的得失,给孩子幼小的双肩施加沉重的负担;有了长远的育人眼光,就能按照孩子成长的规律去教育,给孩子宽松自由发展的成长环境,避免大棚蔬菜式的早熟,好看不好吃的尴尬。

  关注“终点”,才能更关注孩子的德行和品格,关注孩子的心灵,确保孩子的健康。俗话说“有德有才是极品,无才无德是废品,有德无才是半成品,有才无德是毒品。”可见德之重要性。《弟子规》开篇就讲到“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也就是说先学做人再学知识,先必须关注孩子的德行和品格再谈孩子的学习。只有人格健全、心理健康之人方可担当重任,否则,再高的学识也不过是增加一种毒品的可能性罢了。关注“终点”,用冷静的育人观点去教育孩子,让孩子经受起成长路上的种种坎坷与考验。只有关注孩子的心灵和健康,才能确保孩子快快乐乐学习,健健康康成长。

  孩子的成长犹如一场马拉松,起点并不是最重要的,“终点”才是应该关注的焦点。一味的冲锋注定要失败,过硬的身体、坚定的信心、不言弃的精神以及力量的合理分配等等因素才是胜利的关键。“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无疑是一种教育短视,关注“终点”才能有长效的发展。希望能引起家长们的重视,别再让“起跑线”思想再一次成为戕害孩子的刽子手,也只有这样,孩子才会有积极健康的人生可言。(吴新德)

当前网址:http://www.sx-news.com/jiaoyu/2018-11-15/53766.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陕西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