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风教育郑文丞:选定在线教学赛道押宝个性化

来源:本站 浏览

小编:  DoNews 2月11日消息 “世界上最聪明的就是资本,钱在‘投票’表明教育行业大有可为

  DoNews 2月11日消息 “世界上最聪明的就是资本,钱在‘投票’表明教育行业大有可为。对传统教育行业进行升级改造的时机到来了。”海风教育创始人、CEO郑文丞这样形容当下的教育市场。

  如郑文丞所言,自2013年下半年开始,有关在线教育的投资集中爆发,成为当年最热门的项目之一。另据某项针对在线家在线教育企业。

  在这股浪潮之下,已经成立5年之久的教育机构海风教育,希望通过押注“实时在线一对一教育”这一赛道,在在线教育这块规模巨大且潜力无限的市场上抢占一席之地。

  海风教育的创办契机,源于创始人郑文丞大三时的一次交流经历。彼时,还是一名复旦大学大三学生的郑文丞,在去Berkeley交流的时间里,第一次接触到了不少创业者,也了解到了不少创业案例。

  这次交流触发了郑文丞创业的想法。2010年4月,作为大学生的郑文丞,在没有一点社会经验、资源和资金的背景下,与校友一同创立了海风教育。

  “从商业的角度来看,本身整个教育培训市场就非常大。这么大一个蛋糕,就需要去选一个很好的切入点。自主招生这一细分领域在当时并不被很多大的教育机构看重,因此我们快速选定了这一领域创业”,郑文丞回忆。

  创业伊始,郑文丞和他的6人初创团队在上海张江孵化园的一间小会议室里进行了多次免费培训,毕业于复旦数学与应用数学系的郑文丞,以“过来人”的身份向学弟学妹们分享着考试经验,出乎意料的是这样的活动几乎场场爆满。

  在充分认识到自主招生这个细分市场供不应求的现状后,定位于自主招生专业辅导机构的海风教育在上海正式成立了。

  2011年至2013年,随着口碑的传播,海风教育经历了一段蓬勃发展的阶段,在杨浦、徐汇、黄埔等地区依次设立了固定教学点。同时,自主招生培训范围也拓展至沪外省市、香港高校。

  三年多的线下经营,让以自主招生培训这一市场空白作为切入口的海风教育,在当时实现了平均全年近千万元收入、净利润达到40%左右的良好业绩。不过,2013年底至2014年初互联网教育的大热,却让郑文丞看到了更大的机会。

  “自主招生只是教育市场中很小很小的一部分,而线下授课也是到达非常有限、效率又很低下的一种教学方式。教育行业规模大,分散度高、增速快,而教育资源的分配因地域差异、时空限制、师资配备等因素都会产生不平衡,互联网时代到来,每一位学生都有权利享受到先进、公平、高效且低成本的教育资源。”

  为此,在2014年下半年,海风教育完成了将公司发展方向锁定为覆盖全国的网络教育的转型,并将业务从线下全部转移到了线上。

  “自主招生政策本身出现了一个改变,对海风本身的主要业务来说存在了一个很大的不确定性,很有可能会形成比较大的冲击”,谈到转型时,郑文丞坦言。

  但比起冲击更为重要的是,郑文丞当时意识到,从宏观上来看市场的业态,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蛋糕,但是在吃蛋糕的都是蚂蚁,线下做的再大也还是蚂蚁,线上做好了全国的市场都能做到,就会成为大象;从微观来说,学习对大多数学生来说都不可能是一件由衷让自己快乐的事情,因此好的学习效果的产生需要一些个性化的教学,传统的线下小班制已经过时,唯有一对一的在线辅导才能满足这个个性化需求。

  完成转型后,海风教育在资本助力下,把业务内容扩展到学科培优、升学辅导和留学咨询三大板块,试图全面覆盖初高中生的各种需求,打造中学辅导培训领域在线学习的综合服务平台体系。

  据郑文丞介绍,目前海风教育团队中有超过40位全职资深教师和近200位兼职老师共同负责教学、教研工作。为了改变传统学校教学中过度依赖经验的情况,海风教育发明了“知识切片”这一概念,将教学过程中的知识点细化、模块化,并记录在后台,这些知识切片能够轻易地补齐学生的知识盲点。

  而为海风所有教学业务提供技术支持和功能承载的,是由海风技术团队自主研发并完成搭建的海风学习中心平台。该平台系统于2014年9月正式上线,在其第一版的发布时就打通了“预习、上课、练习、复习”的学习全过程,能满足各阶段学生的不同需求。

  具体来说,在学生端,通过流畅语音视频功能、手写板书写展示等功能,确保在线上课的体验与当面授课的区别仅隔了一层屏而已;在教师端,配备授课系统,支撑教师智能高效完成个性化备课及授课。

  据悉,在第一版学习中心主体功能搭建完成的基础上,海风正在投入第二版的研发,一些需要更大数据库支撑的功能模块将在第二期研发中实现。例如错题本,智能习题库等功能。未来,这些功能将反哺教研系统,使教研内容更加全面、具体。

  郑文丞透露,截止今日,已有累计超过3000名学员参加了海风教育的在线一对一课程培训,其中学科辅导课程创下高达86%的一本升学率,自主招生课程的通过率高达81%,留学咨询服务申请的通过率高达95%。

  郑文丞坚信,“在线一对一”是最适合海风的发展模式。“从学生角度来看,中小学生本身是缺乏自驱力的,学习内容本身又比较枯燥,如果没有强有力的监督,学生在互联网的诱惑下可能会迷失方向。实时在线一对一的教学模式不是把学生交给互联网,而是通过互联网技术手段,把学生交给网络另一端的老师。”

  从机构角度来看,通过形成一个规范、有公信力的整体,以规模化、标准化的研发、生产及专业系统的审核,才能真正保证教学质量。在线一对一的教学方式,也是规避传统意义上类似教师、教研、讲义等多个部分稀缺能力属性的有效途径。

  “在在线教育的诸多赛道中,我们非常看好这个赛道,所以投入很多的人力精力去做这件事情。K12领域通过这个赛道跑赢的几率比较大的,其他细分领域可能不一定。对于我们现在的受众人群,赛道选择要因人而异”,郑文丞称。(完)

当前网址:http://www.sx-news.com/jiaoyu/2018-11-08/47820.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陕西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