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 自1999年以来,师生都已经习惯了不限文体的话题作文,可能有些学生已经忘记了议论文该怎样去写
自1999年以来,师生都已经习惯了不限文体的话题作文,可能有些学生已经忘记了议论文该怎样去写。近几年议论文命题的回归应当说有一定的道理。议论文在现实生活中运用最广泛。记得曾经有大学老师说现在的学生不会做论文,不知道论文的结构。那么,高考的这种变化必然引起师生的重视,必然会逼学生学习写议论文。鄙人认为,新旧文体任何时候,我们都要去学好,去教好!目前尤其是对于议论文,要狂呼一下:再不重视议论文,天理不容!
几乎大家公认,高中生的议论文大多停留在“三段论”式的套路上:开头指出论点+中间罗列事例+结尾重复论点。老师们作了种种努力,但收效甚微。于是大家慨叹:高中生的议论文写作产生了“高原”现象。笔者认为,这是由于“三年一贯制”的要求和训练,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不能适应学生的心理发展,抑制了学生的兴奋,使学生产生心理疲劳,产生心理惰性。如果在规范化的要求下,以渐进的序列训练,就可以不断给学生以新的刺激,激发学生“攀登”的欲望,可以“更上一层楼”了。这种训练在形式上是要求建立起议论文渐进的各层面的框架,其实却是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因为分析能力在议论文中是最见功底的能力。学生初步学会了分析论点、分析生活、分析材料,就能把握论点,统率材料,以分论点论证中心论点,那么,从外部到内部、从整体到局部的议论文框架就建立起来了,就不会在“高原”上徘徊了。最后阐述这种训练的可行性。首先,它抓住了议论文写作的主要矛盾。其次,这是个由易到难的渐进的序列化训练,符合人的认识规律,学生是可以接受的。其三,文章有法,文无定法。前者指普遍规律,后者指固定的格式和方法。中学生只有先掌握章法规矩,经过多次实践后才能脱出方圆,先入门后登堂,由求同思维向求异思维发展,写千变万化的文章来。
自99年以来,师生都已经习惯了不限文体的话题作文,可能有些学生已经忘记了议论文该怎样去写。近几年议论文命题的回归应当说有一定的道理。议论文在现实生活中运用最广泛。记得曾经有大学老师说现在的学生不会做论文,不知道论文的结构。那么,高考的这种变化必然引起师生的重视,必然会逼学生学习写议论文。鄙人认为,新旧文体任何时候,我们都要去学好,去教好!目前尤其是对于议论文,要狂呼一下:再不重视议论文,天理不容!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对人或事物的好坏、是非等发表意见,进行证明或反驳的文章。我们在报刊上、书籍中经常看到的政论文、社论、短评、小评论、杂感、序跋、宣言、声明、开幕词、以议论为主的信件,以及用文字记录下来的讲话稿、演讲辞、报告、辩论等都属议论文。议论文在“两个文明建设”和日常生活中有着极大的作用。我们必须努力学习和掌握这种文体的写法。它是作者文字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思想水平等综合素质的体现。对于刚步入高中的学生来说,议论文写作较其它文体缺乏写作经验,写出来的议论文存在较多的弊病。其中最为典型的有下列三种错误:一是三要素不鲜明,下笔神侃,离题万里,与中心论点南辕北辙;二是有论点,但论证只能围绕论点转圈圈,不能条分缕析,深入浅出,论证缺乏逻辑性;三是论点加论据,以叙代议,论据没能起到论证的作用。针对学生写作中存在的错误,我在教学中首先对学生进行写作入格引导,先入格,然后逐步达到合格。写议论文的确是个难点。他们尽管容易弄懂什么是论点、论据、论证,但真正在写作实际中,仍很难写出一篇象样的议论文来。议论文是我们高中阶段所重要练写的文体之一。我们应该花多一点时间去练习。
学生之所以写不出高质量的议论文,就是因为他们还老是停留在从小学到目前为止,接触和写作最多的记叙和说明两种文体上,不明白议论文的写作目的究竟是什么。于是,我在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中,反复让学生明白这一点:不管什么议论文它始终是服务于生活的。不管是正面提出自己的主张,还是反驳某些错误看法和作法,都是针对实际问题而发。目的就是使自己的看法和主张为他人或社会所了解,并使之不得不信服和承认,从而发挥积极的影响。当然,在教学中还要对每一篇文章的写作目的所在作反复的提示和强调,反复将这种写作目的的突出作用与他们的写作实际相结合。这样举一反三,写作议论文的目的就不言而喻了。如某生随笔中这样写到:“本学期的新课程表排得不合理,我们班同学都有意见。拿星期日来说,8节都是主课。这8门都有课外作业。许多同学这天晚上做作业要做到很晚。不要说看课外书,,就连讲的课都来不及复习。星期一呢,却恰恰相反,除了两节语文,全是副科,几乎没有作业。大家觉得这天没什么事可干。这样安排,轻重不均,忽紧忽松,不但影响学习的效果,还会影响同学的身体健康。鉴于以上理由,希望教导处的老师将课程表作适当的调整!”读完这份意见书,老师高兴地评价:“这就是一篇很不错的议论文!”
在明确了写作目的之后,学生的又一难题是找不到写的东西。即使老师出一个命题作文,他们仍然是空谈几句,无法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据、言之有理。我认为:就中学生的生活实际而言,不管是家庭生活,学校生活还是社会生活之中,值得议论的问题都很多,就叫他们重点议论自己身边的人和事,这就是很好的写作源泉。第一,要求学生注意观察和积累自己感受最直接、最深的写作素材。其实,这个观察与写记叙文和说明文的观察没有根本的区别,只是对这个观察所得重在议论罢了。不是重点观察某件事的起始和经过情况,而是重点着眼于对它的看法,从而得出自己的见解、主张上进行观察。第二、为了帮助学生尽快找到写作的源泉,老师要切实地作好引导,深入实际与学生共同寻找。然后将寻找所得,利用放学前后很短的时间,在黑板上公布出来,启发大家寻找,或帮助找不到写作契机的同学指点迷津。如本期开学几周以来,我和同学们共同选取了《迟到不是小事》、《一本练习册不翼而飞》、《这样损害了集体荣誉》、《小议上课睡觉》、《课前三分钟谈》、《小议上体育课》、《这种游戏玩不得》、《是谁的错》、《谈谈扫地》、《多为他人着想》、《浅谈吃零食》、《浅谈中学生上网》、《小议戴“手链”》等议题,由于这些都是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想,所以绝大多数学生都写出了水平。再通过在班上宣读一些代表作,大家都觉得并不是找不到写作内容,而是许许多多的议论话题就在自己的身边,就在自己的眼前。他们打开了自己生活的闸门和生产的窗户,这些丰富的素材便源源不断地流向笔端,他们再也不会说议论文找不到写头了。 帮助学生建设信息仓库,以解除他们“无米之炊”的苦恼。秦牧说,写文章“应该有三个仓库:一个直接材料的仓库装从生活中得来的材料,一个间接材料的仓库装从书籍和资料中得来的材料,另一个就是日常收集的人民语言的仓库。有了这三种,写作起来比较容易”。我们这里所说的信息仓库,主要指前两个仓库,即直接材料的仓库和间接材料的仓库。有了信息仓库,写起议论文提取材料如囊中取物,自然会顺手得多。然而,建设信息仓库却是一项看似平常实则非凡而艰巨的工程,只有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积腋成裘,才可能真正建成。教师除了在课内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信息(含语文课本中可供写作的材料)外,更应当鼓励并指导学生在课外收集有关信息(通过观察获得直接材料坚持写周记,通过阅读获得间接材料上好阅读课作好读书笔记),然后互相交流,发挥最大的信息效应,而教师则应该有意识有安排地让学生进行信息的交流。课外的信息固然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但作为一个人,他的接触面总是有限的。如果教师能够让全班几十个学生把各自采集到的信息拿出来交流,那么每个学生所获得的信息量无疑将大大增多。肖伯纳曾经说过:你我是朋友,各拿一个苹果,彼此交换,交换后仍然是各有一个苹果;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流思想,那么,我们每个人就有两种思想了。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交流是获得信息的有效方法。全班几十种“思想”互相交流,那每个人将拥有多少种“思想”啊!它无疑将大大加快了信息仓库的建设。交流信息的渠道有三种:(1)课堂交流的形式进行交流。教师可安排时间,每次让几位学生在班上宣读自己收集到的一些材料。(2)班级专刊的形式进行交流。教师定内容定时间让学生收集材料,然后用专刊在教室张贴。(3)交换笔记(卡片)的形式进行交流。强记忆比不过烂笔头,信息仓库不能只建立在大脑里,还要建立在笔记本或卡片上(当然最终要尽量储存在大脑里,以应高考之类当场作文之需)。学生通过交换阅读笔记或卡片也可以达到交流信息的目的。为了激发学生建设信息仓库的兴趣,可以把收集信息跟议论文写作结合起来,让学生尝到甜头,从而更自觉地收集信息。这里捎带提及一点,教会学生多角度地使用材料做论据,尽一材多用之妙,无形中会大大增加信息仓库的储量,对开拓学生的思路也不无好处,因而在写作教学实践中也应该予以重视。
有了写作素材,不等于就有了作文,这好比有了砖头、水泥和钢筋等建筑材料,不等于有了房子。建筑材料要变成房子,还要经过设计与加工。同样,写作素材要变成作文,还得进行提炼加工,恰当采用表达方式。记叙文是以形象生动的事实和感情来打动人、感染人,它的主要表达方式是记叙,而议论文则是以议论为主,其中的记叙只是为了引出议论,使议论更有针对性,它是为议论服务的。议论文是通过议论表明作者的态度、看法、提示出道理来。所以除了采用恰当的表达方式外,更重要的就是论据要有力,论证要有方,要使三要素达到和谐统一,能被人接受。论据有力,就是说选用的论据,无论是事实还是理论,都要有强大的说服力,别人读了你的文章,会从内心折服,举双手赞同你的观点。论证有方,就是说证明论点的方法要有严密的逻辑性,要合情合理,能恰到好处地帮助论据证明论点。要做到论据有力,具体论证时,所选论据必须具有普遍意义,必须为大多数人所理解并乐于接受。还必须具有代表性,能集中地证明论点的实质。使用的论证方法必须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为大家所喜闻乐见。必须能将论据同论点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架在两者之间的“桥梁”。
以上只是初学者在写作前应起码明确的几点。其实,要真正写好议论文,还必须加强写作训练,才能达到熟能生巧的效果。
几乎大家公认,高中生的议论文大多停留在“三段论”式的套路上:开头指出论点+中间罗列事例+结尾重复论点。老师们作了种种努力,但收效甚微。于是大家慨叹:高中生的议论文写作产生了“高原”现象。笔者认为,这是由于“三年一贯制”的要求和训练,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不能适应学生的心理发展,抑制了学生的兴奋,使学生产生心理疲劳,产生心理惰性。如果在规范化的要求下,以渐进的序列训练,就可以不断给学生以新的刺激,激发学生“攀登”的欲望,可以“更上一层楼”了。这种训练在形式上是要求建立起议论文渐进的各层面的框架,其实却是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因为分析能力在议论文中是最见功底的能力。
高一学生开始写议论文的起步阶段,写“三段论”式的文章,是正常现象,且可以说是基本达到了要求:建立了议论文的外部框架。因为由原来“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记叙三要素,转变为“论点、论据、论证”的议论文三要素,大致只能做到这样:只要论点鲜明,罗列的事实论据能阐述或证明论点即可。因为高一学生的阅历和心理发展,还难于一下子从记叙的记人、记事、状物的形象思维转变为概念、判断、推理的逻辑思维。要纠正这个阶段学生转换论点或论点不能统帅材料的误区,对策是要培养学生界定论点内涵的能力。议论文的论点是由概念组成的,但这概念是“模糊概念”。因作者一般不可能按逻辑上的科学定义来作文,总是根据自己经验体会来写的,这就需要界定它的内涵,限制其范围,这才能把握中心,统帅材料。对此, 好多文章在开头作了表述。如施东向的《义理、考据和辞章》开头指出:“讲究义理就是要求观点正确,论据 充分;讲究考据就是要求材料准确……讲究辞章就是要求适合于内容的完美的形式。”如果没有这个界定,就 与古代所说的混为一谈了。有些看似很浅显的题目,其含义也有不定性。如***的《讲讲实事求是》,题目 含义按词典解释可有几种理解,所以文章在开头部分就指出,这是指党的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思想路线。好多文章虽然没有对题目作相应的表述,但作者心中却牢牢地把握着其内涵。学生作文往往凭直觉。如写“要正视现实”的文章,以为正视现实就是要实事求是,实事求是就要从客观实际出发,按客观实际行事就能取得成功,中国革命就是从中国的客观实际出发才取得了胜利的。于是以中国革命的历史作为“论据”证明“要正视现实”的论点。学生沿着这个思维轨迹,还以为顺理成章,其实已偷换 了论点的概念,转换了论题,难怪作为论据的大堆材料证明不了论点。这是一种习惯性的定势思维,也是一种浅层的惰性思维。因而要令学生分析论点中“现实”的含义。此处的“现实”指一个人(可能大到国家)的长处和短处、优势和劣势。论点要“正视”的多指短处或劣势,那文 章的结论即是说“要有自知之明”。如果再分析,有些短处是无法补救的,那就要扬长避短;有些短处是可以 补救的,那就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这样的思维就不同上文所述的平面的线形思维,而是较为立体的多元思 维。这有助于学生打开思路,把握题旨。能否正确分析论点,不仅关系到是否能把握论点和统帅材料,还关系到文章的内容是否充实深刻。如做“ 要善于质疑”的文章,有位学生开头说:“所谓质疑,就是我们在学习中碰到疑难问题,要大胆地请教老师或 同学,不要怕难为情。”而有位同学则说:“所谓质疑,就是对所遇到的不能理解的或持有异议的问题,大胆地提出来,或向人请教,或与人探讨。”相比之下,前者是浅层的平面思维,后者则是较为深层的立体的思维 ;前者是惰性思维,后者是带创造性的思维。如两人按各自既定的思路作文,肯定有深浅高下之分。为帮助学生分析把握论点,议论文训练的启始阶段,不宜写给材料作文,而以命题为好。
第二阶段,到高一下学期或高二上学期,应进一步要求建立起议论文的内部整体框架。前阶段的“三段论”式文章,不管罗列的材料怎么多,文章怎么长,其实只有一个层次。现在则要求分二三个层次,即提炼二三个分论点来阐述或证明中心论点。要使学生懂得,作文不是头脑里固有的,不是凭空想出来的,而是现实生活在头脑中的反映。提炼分论点 看似很难,其实是对现实生活观察分析的结果。如老师说:“你们说学生的校服很好,为什么好?”学生很快 会说:“一是色彩鲜艳,表现青年朝气蓬勃的风貌;二是款式简洁、宽松,适合青年好动的特点;三是质地牢固,穿三年不会磨损。”那如果写成议论文,“我们的校服好”就是中心论点,三点理由就是证明中心论点的分论点。这使学生懂得:提炼分论点并不神秘,是对现实生活分析的结果,证明性的议论文是一个以果(中心 论点)推因(分论点)的思维过程。但分论点毕竟是对生活材料进行分析、综合后抽象出来的,它用以揭示论据和中心论点的内在逻辑联系,是个需要正确使用概念、恰当运用判断、合理进行推理的复杂的思维过程。作为高中生,宜化难为易,删繁就 简。不妨举例说明之。如要写《在金钱面前不伸手》的文章,先令学生回忆古代杰出志士仁人和现代革命者的 事实,他们就会发现,古人抱有“舍利取义”的人生准则和“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的坚定信念,现代革 命者有坚持原则、廉洁奉公的可贵品质,那就可以分别提炼出两个分论点:金钱面前不眼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 美德;金钱面前不动心是无产阶级革命者的本色。如果再令学生把古今事例作比较,找出异同,他们又会发现 ,古人虽在金钱面前正气凛然,但多为个人荣辱,洁身自好;而现代革命者一生清贫,两袖清风,是为人民谋 幸福。这样又提炼出了第三个分论点。如果只写到第二个分论点,那只是求同思维,反映在形式上是并列式, 较为肤浅;如果再写第三个分论点,是由求同思维转向求异思维,反映在形式上,是由并列式到层进式,内容 就更深刻了。由此可见,所谓分析综合,就是分析材料的相关性,即相同、相异、相因、相衬、相反、相成等,然后抽象、概括出本质或本质的某个侧面,这就是分论点。如果说“三段论”式的文章,只从一个角度去证明的是单向思维,那么以几个分论点来证明即是多角度的立体式发散思维了。这个阶段学生又有新的误区,如写“要善于质疑”的文章,要求提炼两个分论点。一学生提炼的是:“质疑能使我们认识事物的真相;质疑能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事物。”这貌似不同的两个分论点,其关系是同一的 (有的可能是交叉、包容的)。另一学生提炼的是:“质疑能提高我们的观察力;质疑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 。”这两者之间及与中心论点之间没有内在的逻辑联系,不能证明中心论点,这样也无法体现行文思路,势必 难以成文。其原因仍在于没有对现实生活作仔细分析的缘故。如学生都会看到这种现象:成绩好的学生经常提 问,成绩差的学生几乎从不提问。分析两者不同的原因,在于胆子大小,有否虚荣心,会否思考。再经一番由 表及里、去伪存真的分析,可知前两者是非本质的,后者才是本质的,那就可以在“思考—质疑—成绩好”三 者的关系上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就可以正确提炼出分论点了。同样,可以从“牛顿—苹果落地—万有引力”“ 瓦特—沸水顶起茶壶盖—蒸汽机”中找出规律,提炼出分论点。所以,关键是在于培养学生学会思考分析,认识事物的本质及其内在的联系,克服惰性思维的习惯,培养创造思维的能力。
本论是议论文的主体,议论文的结构布局主要是本论部分的结构安排。本论部分的结构安排,一种常用的、基本的方法是分解中心论点,然后用几个分论点(实际已作了中心论点的论据)依次对中心论点进行论证或阐述,各分论点之间的关系有横向并列、纵向递进、正反对比、对立统一等几种。下面对中心论点的分解方法作全面的介绍,以供同学们在具体的作文中,针对作文的特点选择而用。
① 对论点修饰语作分析。如:论点:学生应在德、智、体在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A. 德育对学生非常重要,它关系到为哪个阶级培养接班人的问题。B. 衡量学生将来有没有为社会服务的本领的重要标志是智育。C. 体育是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标志。D. 德、智、体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② 对论点中有关词语的关系作分析。如论点:学和问应紧密结合起来。A. 要学好文化知识,掌握各门技术,不懂之处就要多问。 B. 问的目的是为了学到更多的东西,同时,又是为了以后更好地学习。③ 联想与论点有关的人和事(由古而今,由小到大,由此及彼)。论点:办事要从根本出发。A. 掌握知识,学习文化,要从根本出发: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B. 建设祖国,引进外资,要从根本出发:引进外“智”。④分析提出论点的意义。论点: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叫好。A.“胜于蓝”是学生努力的结果,标志着他们的发奋取得了成绩。B.“胜于蓝”是老师的期望。教师不但希望学生有真才实学,更重要的还希望学生能打破前人(当然也包括自己)的学术,有所创新。C.“胜于蓝”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社会要发展,时代要前进,就需要一代更比一代强。
即从假设的角度,对论点进行正反分析。如论点:爱子不当则害之。A. 爱子适当,才能使孩子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B. 爱子不当以至溺爱,不但不会使孩子茁壮成长,反而会阻碍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
①按意义上由浅入深的顺序对论点进行分析。论点:在困难面前不能退缩。 A. 首先要承认困难。B. 其次是不怕困难。C. 再次是千方百计战胜困难。② 从三个层次对论点设问:什么是——为什么——怎么样。“为什么”或“怎么样”还有再分解的余地。论点:生活应该是丰富多彩的。A. 生活丰富多彩是指生活不应是一种模式。B. 为什么生活应该是丰富多彩的?B1.符合人的本性(人具有多方面的精神需要)。B2.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有益于身心健康。 B3.有利于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形成生动活泼的局面。C.怎样使生活丰富多彩? C1.要会工作,也要会休息,培养多方面的生活情趣。C2.社会要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③挖掘所论问题的原因、后果、危害、实质等,由表及里,步步深入。题目:在感于《扫盲表彰会》A. 四位“脱盲先进”却有三位未脱盲,其原因是当事者不重实效而又好大喜功。B. 此举可以糊弄不重调查、喜听好言的上级领导。其后果是欺骗愚弄群众,贻误大事。C. 铲除官僚主义,让形式主义在大众面前曝光,使之无地可容是杜绝这类现象的方法。
运用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矛盾的对立统一观点剖析整理。论点:正确对待妒嫉心。A.嫉心理往往导致缺德行为。B.妒嫉心是人们前进的动力。一个缺乏妒嫉心的人,往往是安居“下游”、心甘“落后”的人。C.将妒嫉心化作追赶他人的动力。
文无定法,但有常规。中学生写议论文,先要掌握基本常规,由一而始,举一反三,然后再千变万化。 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如下图所示: ①材料(由头)引论—→方法 ②过渡③论点 ①立(分论点) 第一层→方法 ②摆(论据) ③讲(道理) 本论 ①立(分论点)第二层→方法 ②摆(论据)③讲(道理) ①总结上文结论-→方法 ②发出号召 (说明:本论部分通常在两至三个论证段,如果有第三个论证段,写法同上。)
“万事开头难”,写好开头意义重大,有经验的阅卷人往往一看开头,就能判定你的作文在审题,立意上是否过关,在语言上的功夫如何。 示例:《砖的联想》。
①点:由软泥脱成坯,经烈火烧制变成坚硬的砖,联想到:一个人要想成为具有坚强意志和过硬本领的人,必须经过艰苦的磨练和考验。
②正:以某大学优秀毕业生主动要求进藏为例,赞有志青年应自找苦吃,自觉锤炼自己。
④深:疾风知劲草,烈火炼真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有志青年只有在火热的斗争中才能锻炼意志和体魄。成才的关键是后天的磨练。享乐主义严重腐蚀了青年,摧折了他们作为人生支撑的精神支柱。
“联”,这是“深”的进一步深化.特别强调:如果能联系的话,首先应紧密联系改革开放这个最大的现实,即使是联系个人的生活,思想,学习等实际,也不能脱离社会潮流,要体现时代气息.一般地讲,这样联系实际后写出的文章“立足点高,时代感强,更有意义”!
⑤联:我们正处在一个伟大变革的重要的历史关口,国家的富强,事业的腾飞,对广大青年品德与能力素质的要求更高了.要想事业有成,报效祖国,必须具有坚强的意志和过硬的本领。
“总”,这是结论部分。“总”是收束全文,是针对中心观点回答怎么办的问题,可简单地,概括地谈.收总部分要注意与开头的呼应,不要变成中心论点的重复。
⑥总:每个有志青年都应积极投身到火热的斗争生活中去,艰苦奋斗,把自己烧制成一块坚硬的砖。
我们说“六步定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比如正反举例论述,不一定先正后反,也不一定以正为主;先反后正可以,以反为主也可以,或只反不正,只正不反都是可以的。“深”“联”也如此。先联后深,或。“深”“联”合一,都未尝不可.字数的限制在开始训练时不妨严格一些,一旦熟练了,掌握了写作议论文的要领之后,可根据实际需要调整。“六步定式”运用得好,有利于使文章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方”。
C. 抓住今天,就是抓住了成功。 (2) 按“什么是——为什么——怎么样”,从三个层次对“学会宽容”进行设问。
B3宽容既给别人以鼓励,同时也使自己有所收获(融洽了人际关系,你会较多地得到援助之手)。
三、分析材料——严密论证 如果只会提炼分论点,不会对所引述的材料进行分析,很可能只从整篇文章的材料堆砌到文章各层次内的材料堆砌,还没有揭示层次内材料与分论点的内在逻辑关系,因而也不能揭示分论点与中心论点的内在关系。这就进而需要建立内部层段的框架,即对材料进行评析,严密论证。这是写议论文要攻破的又一个难点。
文段展开各不相同,这要选择典型而浅显的文段令学生分析。如魏巍的《路标》中的一段抒情性议论:
①雷锋,他是我们时代的真正的新人。②我们这样说,是因为我们的时代是无产阶级集体主义兴起的时代 ,是个人主义终被集体主义所代替的时代;雷锋呢,不就是这种时代精神活生生的完美的典型么?③你听他说 :“力量从团结来,荣誉从集体来”;你再听他说:“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会永远不干”……他就是这样 心甘情愿地、毫不勉强地要“永远做一个永不生锈的螺丝钉”,自觉地“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 民服务’之中去”。④这是多么深刻的语言,多么动人的无产阶级集体主义的歌声啊!⑤雷锋的伟大行动,正 是这种思想的耀眼的火花。⑥正因为雷锋的周身甚至每个细胞都浸透了这种情绪,所以能同几千年私有制度留 下的旧思想、旧习惯彻底决裂;这就使他成为有别于任何时代的,我们无产阶级所拥有的真正的新人。
这六句话姑且分四层。第一层即第①句,提出“时代新人”的论点。第二层即第②句,解释论点,突出“ 集体主义”,对下文进行限制,并确立论点的正确性。第三层即第③句,是材料即论据,紧扣论点的解释,引 用雷锋关于“集体主义”的话。第四层即④⑤⑥三句,是对第③句材料的分析,前两句用判断,点明雷锋的行 动来自他的思想;后句用推理,从雷锋的集体主义的思想的“因”,推出他是“时代新人”的“果”,严密地 揭示了材料与论点的内在逻辑关系。这就是论证。
对照以上分析,学生很快发现自己的作文缺了第二层特别是第四层的分析,这正是学生作文最大的弱点。 因此要结合阅读,指导常见的几种分析方法。
1.直接分析。分析材料就是揭示材料的本质意义或其某个侧面及其与论点的关系。所谓“直接分析”指不借助其他方法而言,往往三言两语,画龙点睛,直接切中材料的要领或要害,用的常是判断,语言常是单句或并列复句。前文所引的第④⑤句就是。这是一种最常用的分析方法。
2.假设分析。这一般是正面材料用反面来假设,反面材料用正面来假设,从否定对立面来揭示材料的本质或其某个侧面。如鲁迅的《未有天才之前》的讲演,引了拿破仑的“我比Alps山还要高”的话后,随即说“倘没有兵,那只有被山那面的敌人捉住或者赶回”,他的言行“要归入疯子一类”,有力地揭示了“没有民众, 就没有天才”的道理。这里语言上用的是假设复句。
3.因果分析。揭示材料的因或果与论点的关系,是一种更为深刻的分析。因果关系存在于一切事物和事理之中,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如前文所述的第⑥句就是。这实际上多是省略的三段论演绎推理,语言上用的是因果复句。
4.比较分析。这就是拿与所引的材料相同或相反的材料进行类比或对比,从而揭示材料的意义。如毛**的《别了,司徒雷登》,在论述“中国人是有骨气的”时,引了闻一多、朱自清的材料后,拿韩愈的《伯夷颂》作比较,从而歌颂了闻、朱的“英雄气概”。
如果所引材料复杂,其分析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先简要地理清材料,显露材料的意义,后再用上述有关方法分析。如《简笔与繁笔》,引用鲁智深“三拳”打死镇关西的繁笔后,先把“三拳”划分归类为“从味觉写 ,从视觉写,从听觉写”,后再用假设分析。另一种是采用夹叙(材料)夹议(分析)的方法,如茅盾的《谈 〈水浒〉的人物和结构》,多用这种方法评析。
在基本掌握这些简单的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可进一步有意识地让学生学习三段论的演绎推理方法(但不必去讲逻辑知识),以逐步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学生初步学会了分析论点、分析生活、分析材料,就能把握论点,统率材料,以分论点论证中心论点,那么,从外部到内部、从整体到局部的议论文框架就建立起来了,就不会在“高原”上徘徊了。
最后阐述这种训练的可行性。首先,它抓住了议论文写作的主要矛盾。学生写议论文的问题很多,但不会分析、以叙代议,是公认的通病。抓住“分析”,其他问题可以迎刃而解。以审题说,如对论点分析透彻,就不可能远离题旨。又如立意,倘同时对生活作深入分析,对提炼的论点加以比较,就可择优立意。如结构式,只有分几个层次即用分论点论证,才谈得上总分、并列、对照、层进,否则,“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再如语言,在理性思维的训练中,同时可以锻炼语言。当然,这种训练意在建立框架,掌握章法,其间及其后,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其次,这是个由易到难的渐进的序列化训练,符合人的认识规律,学生是可以接受的。笔者曾在本县的一所农村中学的一个班作过提炼分论点的专题教学,课内作了提炼分论点的训练,课后作了问卷调查。该班共参与49人,情况如下:
表(一):学生原来语文成绩等次 成绩 上 中上 中 中下 下 人数 5 5 27 7 5
表(三):训练效果(要求提炼两个分论点)类别 两个均正确 一个正确 两个均不妥 没有提炼 人数 12 15 18 4 近似比率 24% 30% 36% 8%
由上表大致可以说明,上等和中上学生能掌握,中等的部分和中下以下学生还不能。这是在以前没有经过指导和训练的情况下的首次训练,前景是乐观的。
其三,文章有法,文无定法。前者指普遍规律,后者指固定的格式和方法。中学生只有先掌握章法规矩, 经过多次实践后才能脱出方圆,先入门后登堂,由求同思维向求异思维发展,写出千变万化的文章来。
一篇内质不错的文章,如果面目(字迹)可憎,其分值往往不理想。为何?其一,字和卷面差,按评分要求要扣分,其二,试卷的面目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着阅卷者打分的情绪。美观整洁的书写是文章最好的外衣,它对阅卷者评分印象的形成是直接有效的:首先,笔划要清楚。字迹笔划清楚,字体端正,就能给阅卷者留下好印象。相反,龙飞凤舞,一路狂草,但难以辨认,就算文章写得好,也难以让人欣赏。其次,字体要适中。字体过大,卷面有拥挤繁乱之感,观之不雅。字体过小,阅读起来如觉蚁行,极其费神。再次,尽量少涂改。要涂改也须规范地涂改,切忌乱涂乱画,在卷面留下醒目的墨点,造成凌乱之感。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是文章传递显要信息的重要部分。由于它位居文章结构之首,所以文章题目的优劣也会直接影响阅卷者对文章的第一印象。议论文拟题的基本要求是:在准确的基础上力求醒目、舒畅。具体而言,可鲜明,可形象,可简洁,可别致,可整齐,不一而足。总之,以能激发阅卷者阅读兴趣或使之有耳目一新之感为最佳。议论文的题目要求符合文体特征,要求鲜明,使人见其题而知其旨。观点鲜明的文章最受阅卷者的欢迎,因为它具有清澈感和透明感,能够传达出文章内容之大概,便于阅卷者准确而快速地把握整篇文章的基本内容。在鲜明的基础上追求形象、生动和富有个性,则是议论文拟题的更高要求。这类文题能抓住阅卷者的视线,使之观其题便欲睹其文,效果奇佳。如文章中心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拟题为《学会在别人的唾沫中游泳》,别致中显出几分幽默,令人产生一睹为快之感。可以引用、比喻、呼告、反问、对偶等修辞手法,还可以借助标点或数理化公式等。例如1999年高考作文,让以“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为话题作文,有的同学就地取材,结果成绩平平;而有的同学对此观点进行了包装,如“万紫千红总是春”,“1+1=?”,“三个和尚有水吃”等,结果脱颖而出,得到了阅卷老师的赏识。
高尔基说过:(开头)好像音乐里定调一样,全曲的音调都是它给予的,也是作者花功夫的所在。议论文的开头要讲究短、快、靓。短,即要简捷,最好三两句成段,引入本论。开头短,可避免冗长之赘,而且短句成段,在空间上突出其内容的重要性。快,即入题要快,最好三言两语就点明文章的基本观点或议论的话题。因为评分标准中有中心明确的细则。开篇确定中心,有利于阅卷者按等计分,也有利于作者展开论述,不致出现主旨不清、中途转换论题等作文大忌。靓,即要精彩。这也是传统文论中所说的凤头。精彩的开头,最突出的效果是吸引阅卷者,给阅卷者留下好的印象。文章开头要精彩,多用比喻、类比、排比、设问等修辞引入论点,还可引述名言,讲述寓言故事与自然现象导入话题。下面,介绍一些好的开头方法。古人云“先规矩而后巧”,有的开头方法不妨在套用中逐渐掌握,在今后写作实践中,“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为了便于记忆,把它凝缩为8个字,再押上韵。这8个字是:顺,逆;引,喻;释,比;问,记。下边分别略作说明。
(一)顺 ,直截了当地摆出观点。例:“中学六年的学习生活,给了我许多弥足珍贵的宝贵经验和深刻教训,其中之一是:失败后要不怕失败,正视失败,不懈努力,才可反败为胜。”这种开头的好处是既简洁平实,便于掌握,又开宗明义,一语破的。
(二)逆 ,先论他端,陡然一转,亮出正论。例:“小姑娘一句‘每朵花下面都有刺’的话,使我陷入了沉思。是的,‘每朵花下面都有刺。’人生,那是无与伦比的生命之花。但人生又无时无地不存在着烦恼,正如那花下的根尖刺。但有刺又何尝不是好事呢?对花来说,刺是它的保护神,使花得以防御外界的侵害。对人来说,苦难是人生的老师,苦去才会甘来。”这种开头方法的好处是既可巧出新意,又可避免偏颇。
(三)引 ,引名言打头。例:“宋代理学家朱熹曾有这样一首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子讲的是他的读书体验。拿来一本书,作者的观点、思想一目了然,这就是所谓‘清如许’,作者平时不停地读书、思考、探究,这就是所谓‘活水来’。没有‘活水来’就没有‘清如许’,所以,一定要‘搞活’。世事皆如此。”这种开头方法的好处是加强论述的权威性,先声夺人。
(四)喻 ,用比喻开头。例:“小鸟要飞翔在蓝天,需要有一对翅膀;实践要发挥它的巨大作用,需要理论的指导。理论就是实践的翅膀。育民小学举办了游泳训练班,经过一年的训练,在A县小学生游泳比赛中获团体冠军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实践要飞翔,离不开理论这一对翅膀。”这种开头方法的好处是:借助形象帮助说理,生动活泼,增强吸引力。
(五)释 ,阐释题目含义破题,引出正论。例:“‘习惯’一词可谓尽人皆知。小至个人、家庭、村落,大至民族、国家,都有各自的习惯。习,常习也;常习则惯,惯则成自然。自然之理当然无可厚非,对自然之理倘要怀疑甚至于否定,那么,被斥为‘异端邪说’,也是顺乎天理人情的了。囿于既定之规,于是就沉默,生活于‘雷池’禁区之内不敢越出半步,于是几百年几千年,不再创新,不再奋进。这种消极的落后的习惯已成为阻碍华夏进步、中华振兴的阻力。”这种开头方法的好处是通过诠释概念来挖掘其深意,明确论述的方向。
(六)比,通过对比来阐明事理。例:“一个女歌星扭动腰肢在台上忸怩作态唱上一曲,所得酬金如天女散花一样从天而至。而一名科技界的女教授,辛苦大半生,累计工资还不及女歌星一曲所得。女教授不会扭动腰肢,她手里拿的是厚厚的讲义。为了表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人们给她胸前别上鲜花一小朵。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要不要体现在劳动报酬上,引起了人们的争论。”这种开头方法的好处是通过对比,帮助人们判断是非曲直,从而有力地支持论点。
(七)问 ,通过自问自答,引出观点或引入议论。例:“怎样看待得与失呢?关键要看为什么得,为什么失,如果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牺牲一些个人利益,这样的‘失’是值得的。相反,为了追求个人利益,不惜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这种‘得’的代价,是遭人鄙视和唾骂!”这种开头方法的好处是引人注意,发人深思。
(八)记 ,摆出问题或者论据先行。例:“英国哲学家罗素来中国讲学的时候,给听讲的莘莘学子出了一道题:2+2=? 一时间,全场寂静,满座哑然。其实,这本是一道连小学生也能回答的问题,但听众们万料不到答案会如此简单,所以竟无一人作答。人们迷信权威,往往丧失自我主张,肩膀上要长着自己的脑袋,放开眼光,运用脑髓,自己来想。”
议论文的结构是否严谨,条理是否清楚,论证是否严密,论据是否典型,关键在中间段的写作。而结构、条理、论证和论据等是议论文评分的重要细则,因此,写作议论文要尽量符合这些标准。
常见的论述模式是:首句为小论点或承上启下的过渡词句;中间围绕小论点,运用恰当的事实、理论论据,或针对现实生活中的某些现象,分析说理;最后结合论述内容写一两句小结的话语。其中首句和末句的写作最重要,它能直接勾勒文章的脉络,显示全文的论述思路。另外,文章的整体论证结构常用正反对比式。许多道理只要从正反两面说了,就基本上可做到论述严密。在考场中熟练地运用这种作文模式,可迅速地展开写作,减少失误,节省时间。同时,它可使阅卷者能便捷地依据评分标准,在中档以上分项计分,避免不利于考生的个人评分因素出现。
典型的论据是指能充分反映事物本质,具有代表性的事例与名言,古今中外的都可以。它首先要求真实,切合题旨。其次,选用的论据要厚今薄古。记住几个经典论据,如司马迁、居里夫人、张海迪,变换着角度使用。选取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论据说理,使阅卷者在阅读时产生新鲜感,更好。另外,有些同学习惯用古代事例阐述事理,整篇文章未能联系实际,无时代的活水,也不能达到充分说理的目的。最好能加述时尚言论和当前媒体普遍关注的事例辅助说理,加强说理的针对性、时代感,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我们在阅读学生作文时经常可以感受到一些偏激情绪,这些情绪反映了同学们在思想认识上的一些偏颇,使用带有这些偏激情绪的材料作论据在逻辑上必会留下漏洞,使论证乏力,难以令人信服。下面列举几种加以说明。
(1)仇富情绪。仇富情绪可能与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重农抑商”的文化背景有关,与早些年“极左”思潮影响下“越穷越光荣”的思想有关,在这种背景和思想的影响下,商人虽然有钱,社会地位却低下,再者商人通过“巧取”达到暴富就容易引起人们的仇恨情绪。这种仇恨情绪在学生作文中也有普遍反映。例如有学生在《人生与幸福》的文章中写道:“富翁的人生只是表面的,他们的内心是空虚的,心灵是寂寞的,爱情是虚伪的,亲情是虚假的,他们每天生活在名利荣誉的争斗中……”而且还为他们敲定了人生归宿:“……他们不珍惜拥有的幸福生活,被一些不良因素所腐蚀、变质,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 ——仇富情绪激昂,以偏概全,判断、论述极其武断。
现在是市场经济时代,我们应该与时俱进,重新认识商人、富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财富不是罪恶,商人和富人也不是罪人。相反,我们在作文中还要把他们的奋斗精神和创造精神拿来作论据,为我们的论证服务。
(2)反美情绪。美国是当今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有其推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一面,而且长期与我国有意识形态上的对立、外交上的磨擦,我国社会上反美情绪时涨时落。中学生思想上也受到影响,作文中一提到美国就是“悍然轰炸我驻南联盟大使馆”、“充当国际**角色”,有一位学生在一篇题为《人类会毁灭地球吗?》的文章写道:“……尤其是美国这个军事强国,凭着自己强大的军事实力,目无国际法律,无视人类安全,不顾地球存亡,到处使用毁灭性武器。”这里对美国的指摘是毫无根据的,运用这个论据,对自己的论证不仅毫无帮助,反而给人留下口实,陷自己于被动。其实,美国也有另一面。它代表着现今世界上最先进的科技最先进的文化,在世界政治格局中它还是维护世界和平最强的力量。我们反感别人“妖魔化”中国,也不宜“妖魔化”美国。政治家可以互吐口水,我们学生作文还是要秉持一颗公允之心,盲目的、无端的反美情绪是可笑的,是狭隘的民族主义的偏执狂。
(3)厌学情绪。中学生正值青春年少,是学习的大好时期,学习也是他们的主要任务,可是在中学生群体中滋生一种厌学情绪,至少在学生作文中厌学情绪表现得较为浓厚。他们反对记忆,不愿做作业,未出茅庐的学生娃仿佛是资深的教育家,对遵循教育规律展开教育工作的老师大加挞伐,他们向老师和家长呼吁“留给我们一点空间”,好“让我们能够快乐地、轻松地度过花样年华”。诚然,应试教育下的过重的学习负担压得学生喘不过气来,这种局面是要扭转,但把基本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把对学生基本的要求和管理一并反掉,这种把孩子和洗脚水一齐泼出去的做法,是不是有点矫枉过正呢?以这种论点和论据组成文章不仅不能服人,反而使人反感。
议论文中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可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但有失偏颇会使人陷入绝对化的境地,有损于论证的严密性。克服这些偏激的情绪有助于我们持论公允,冷静地分析问题更有利于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结尾是全文内容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文章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著名作家师陀曾说:写文章不管长短,首先要考虑好结尾。有了结尾,如何开头,中间如何安排,便迎刃而解了。好的结尾当如豹尾,响亮有力,令人警醒,催人奋进。如鲁迅的《论雷锋塔的倒掉》,结尾只有两个字:活该!短短两字,可谓简洁之至,力透纸背。
其实,文章的结尾有时比开头还重要。由于阅卷者看完结尾后即开始打分,因此,它的好坏还直接影响到阅卷者的评分心理。李渔曾说:篇际之终当以媚语摄魂,使之执卷流连,若难遽别。”结尾如有此种效果,整篇文章将增色不少。议论文结尾的写作,要收束全文,突出中心论点;要体现全文结构的紧凑、完整,不能草率收兵,也不能画蛇添足;语言要干脆有力、清音留响,富有启发性和鼓舞性。
语言项是作文评分的重要标准。议论文的语言,要准确鲜明,生动形象。有些同学写议论文,常摆出说大道理的架式,将哲学原理和辩证法的术语一股脑搬出来,以求说理的充分、透彻,但效果适得其反。议论文重在说理,但形象生动的说理岂不更好?富于激情的说理是不是更有感染力?一个道理有一千种说法,要尽量选用形象生动的说法。要显形象生动之效,除了采用比喻、类比、事例等论证方法外,形象畅达乃至华美的语言必不可少。如一篇评论加入WTO后中国文化将怎么样的文章,其引语:“WTO之后,全球的文化随着雄厚的资本入境,迎接或抵抗着民族主义的情绪,中国文化人需要学习的,是如何享受资本之中的快乐。”这段话虽简明,但如果稍加修饰,顿觉满目光华:“WTO之后,全球的文化携资本的凌厉之风而来,迎接或抵抗着不再具有史诗般英雄色彩的民族主义情绪,中国文化人需要学习的,是在资本之中快乐地舞蹈。”同是说理,修饰之后,用语虽繁,但神秀意满,令人赏心悦目,毫无枯燥之感。修饰议论文的语言,注意运用比喻、排比、对偶和反复等修辞,使文章形成华美流畅感;注意运用假设句、反问句或整句,使文章增强不可辩驳之势。修饰语言之功,虽不是一朝一夕可成,但只要积久成习,自然会有长进,写出让人如仰巍巍高山,如逐滔滔江河的说理雄文、美文!
李学仲,笔名雄鹰,全国优秀指导名师,2018央视春晚最佳指导教师奖获得者,作家,演员,湖南第一读书会爱心读书会会长、联合国世界华商学院李学仲爱心读书研究所所长、央视春晚获奖演员、爱心钟表总经理、湖南创点子咨询公司总经理、常德市鼎城区心理咨询师协会名誉会长、央视与湖南卫视等个别栏目地方负责人,上过央视春晚及湖南等各省市电视台等媒体,百度名人,网红,湖南省著名策划师、导演,173CM,大学文化,有车有房有单位。湖南沅江师范校友会会长,当地作协、民协、义工协会等会员,常德市益阳南县爱心商会会长,曾在央视湖南湖北等各省市电视台演出,曾主演湖南电视台电视剧《离奇的录像》等,词曲唱译的获奖作品有《雄鹰之歌》等。成功策划过的品牌有李学仲爱心读书会、九闻、坤仙、大河读书会等,曾经是湖南大河读书会总策划、导演、主持,曾朗诵原创作品《雄鹰之歌》《十美堂小语》《李鲁小语》《我永远的初恋》《彭山景区之父刘连华小语》《大爱“鹤王”小语》《诗人节游诗墙》《八声甘州》等。创办小语文学社、爱心读书会、爱心艺术团、爱心兴趣教育、湖南创点子咨询公司、李鲁纪念馆、白鹰草堂、李氏祠堂、爱心钟表商贸公司、爱心超市、五福祥云脚垫厂等,曾任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出书多本,创办刊物《小语文学》等,发表并获国家级一等奖的作品有《安化山里的一棵苦楝树》(《教育》)、《一件流血事件所引发的思考》(《中国教育改革与研究》)、《略谈如何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等。曾受邀在湖南文理学院等全国大中小学巡讲,曾经多次任支教校长,被誉为“爱心天使”“大爱诗人”等。 人物传记在百度百科、互动百科、搜搜百科与中国艺术名人网等媒体登载,优秀事迹有电视人物专访并被《中国社会报》与《作家天地》报道。
主要成就:2018央视春晚最佳指导教师奖获得者,创立小语创作基本原则:语言凝练,抒写真情,继承传统,创研新体!主持兴趣教育教学的研究,主持雏鹰文学讲座与培训班,主编《雏鹰优秀作文集》。 兴趣教育教学课题、小语文学文艺新流派、爱心集团创始人,多次倡导献血捐款等。
代表作品: 《小语文学》《李学仲小语》《白鹰小语》《白鹰传奇》《八声甘州.神游洞庭》《赠蔡老师》《捐款》《一件流血事件所引发的思考》《安化山里的一棵苦楝树——记全国模范教师、湖南省师德先进个人夏畅元》等;《略谈培养中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浅论能成为一代伟人的个性原因》 《整合资源开展年级组管理工作的研究》《论写人记叙文的四种基本描写方法》《高中议论文写作技巧》等;《请赶快落实好农村高中教师的绩效工资,提高其福利!》《祭奠厂窖惨案死难者同胞小语》《中国对钓鱼岛之战的最佳选择是什么?》《钓鱼岛之战未来预测》《浅议中国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与他的作品》等;兴趣教学公开课《定风波》;《离奇的录像》《最后的时间》《两个妈妈》、《落难凤凰》《网络赠子》 等电视剧,电视连续剧《蚁族》等;《大国经典》等央视春晚节目。
当前网址:http://www.sx-news.com/jiaoyu/2018-08-30/20691.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陕西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