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 近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并指出,目前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等地区发展呈现出许多新特点,规模经济效应开始显现,基础设施密度和网络化程度全面提升,创新要素快速集聚,新的主导产业快速发展,要推动这些地区成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
近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并指出,目前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等地区发展呈现出许多新特点,规模经济效应开始显现,基础设施密度和网络化程度全面提升,创新要素快速集聚,新的主导产业快速发展,要推动这些地区成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
专家指出,这既赋予以上3个区域新的责任使命,也是中国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空间布局的关键一步。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对本报记者分析,“这3个城市群在我国众多城市群中排名前列,经济总量占全国的比重高,城镇化进程走得比较早、发展也相对全面。”
从经济总量上看,2017年土地面积占全国不到1%的粤港澳大湾区贡献了全国经济总量的12.7%,GDP总量突破10万亿元。京津冀2017年经济总量占全国9.9%。长三角地区2017年GDP总量高达19.53万亿元,占全国总量的23.6%,接近1/4。
产业结构是衡量一个区域发展质量的重要指标。京津冀地区,首都北京集聚了大批高新企业。长三角地区的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业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猛。2017年粤港澳大湾区的港澳穗深四个核心城市的第三产业平均比重为74%,接近国际一流湾区水平。
看开放程度,长三角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大门,对外贸易规模约占全国1/3。从2013年开始,上海、浙江纷纷设立自贸试验区。京津冀地区对外投资规模持续扩大,2016年合计达到365.3亿美元。粤港澳大湾区,对外贸易总额超过1.8万亿美元,并且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海港群和空港群。
无论从经济总量上,还是产业结构、创新驱动力、开放程度,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地区的发展都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如何做才能真正成为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张立群认为,重要的是做好长远综合规划,持之以恒地在打造好城市发展环境方面着力。“良好的发展环境会吸引更多的高水平企业聚集,配合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提高,将使这三大城市群的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
——发挥各区域的比较优势。长三角地区,要进一步发挥上海、杭州、苏州等城市各自的比较优势,注重一体化发展,以城市群的高质量发展带动区域高质量发展。京津冀地区,地理位置优势明显,同时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科技创新实力雄厚,文化资源丰富。粤港澳大湾区具有香港、澳门的优势和广东开放型经济优势,下一步应做好规则的衔接。
——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专家指出,引领高质量发展,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固然重要,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也必不可少,要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此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中明确,要充分发挥市场在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健全市场一体化发展机制。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刘治彦认为,“强调市场的主导作用,有利于资源配置得到优化,充分发挥各个地区的比较优势,也可避免无序开发和恶性竞争。”
专家指出,从全球看,城市群已成为世界经济重心转移的承载体,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世界经济发展的格局。特别是全球公认的成熟湾区,更以其特有优势驱动所在城市群的升级创新,为所在国家和地区提供增长的新动能。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3个区域,也具备这种条件和潜力。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氛围一直是京津冀地区的显著特点,区域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不断提高,创新产出也不断增多,区域内每万常住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由2010年的4.7件增加至2017年的22.7件,增长3.9倍。截至今年初,长三角已集聚13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占全国1/4。
张立群指出,未来这3个区域不仅有望引领中国的高质量发展,也有望在前沿产业中参与全球竞争。“这3大城市群在对外开放中要走在前列,推动区域发展的市场环境不断完善、资源配置效率不断提高、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制度保障不断巩固。”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同时提出要发挥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力,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助推力。当前,中国新型城镇化进程发生了一系列积极变化,一批二线城市崛起甚至反超一线城市。张立群表示,“城市群的规划建设带动了大中小城市一体化发展,使中小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得到有效弥补,促进了一批中小城市发展,形成区域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
当前网址:http://www.sx-news.com/caijing/2018-12-28/85354.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陕西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